第39章 初心(第2/3 頁)
有真的天賦,只靠努力便可以勝過那些毫無演技卻被熱捧的人,但反過來,我這樣的態度是不是也是一種不自信呢?我想體驗的是多樣化的人生。過去的這四年,我似乎忘記了自己曾經的滿足,而被名氣迷失了雙眼。名氣、金錢應該成為我追求演員這一職業所帶來的附屬品,而不是成為我做演員的目標。
這是本末倒置的。
日記越寫越長,而今天的故事似乎乏善可陳。第二日,林年給文安盈和張閔行發訊息,聊聊她們的近況。如果說,之前,她的潛意識總是帶著維持人脈的目的去聯絡那些朋友,而想通了的她則更心安理得、心無旁騖地和他們交流了。
“安盈、閔行,你們最近在劇組嗎?最近帝都國際電影節有些看著還不錯的電影,要不要來看電影?”
“我可以,這學期不是太忙,沒有怎麼接戲。”張閔行很快回復了,“明天小西門見?”
“我在參加一個綜藝節目,要連著拍一週。”過了好久,文安盈才有時間回覆,她今年大三,臨近畢業,又簽了經紀公司,參與了一些綜藝拍攝,因為是新人面孔,倒是吸了一波粉。
在高強度的觀影經歷中,林年對錶演的思考也在持續進行著,她的備忘錄裡記滿了自己的觀點和思考。
“太久不見了,你現在是大一對吧,開學大二?”
“嗯。”
“好久都沒主動聯絡你了,不要怪我啊,去年開始,我也是在瞎忙,在學校的時候也不是太多。”
“我也沒聯絡你嘛、”張閔行還是不是很擅言辭的樣子,只不過看上去比初見她的時候成熟了很多。雖然林年還是感覺得到她的一些直言快語,但已經收斂了很多,那種最開始被文安盈吐槽的“理所當然感”已經幾乎看不出來了。
“果然人都會成長。”林年心裡想。
“剛剛看的電影,你覺得咋樣?”
“我不喜歡這種風格。”
“但不得不承認,他們的故事寫得很好。”
“我不瞭解他們的所表現的群體的生活。”張閔行對於自己不瞭解的人群和世情總是毫不避諱,儘管在林年看來,有時候不免有些天真,但是她卻很喜歡這樣的毫不避諱,因為有太多人言行不一,總是裝出一副“我什麼都懂”的樣子來指指點點。
“我倒是蠻喜歡的,不過不是從電影的展現形式,而是電影的敘事和拍攝風格上來講,故事的話,我也喜歡。”他們談論的是一部印度片,歌舞這種形式,林年像很多人一樣很不感冒。但是不得不承認,寶萊塢這幾年確實發展迅猛,題材也很大膽。
上午場結束後,兩個人一人點了一大杯加料咖啡,一杯喝下去,午飯直接可以省掉,就是不太健康罷了,那就拿掉糖,心裡好受一點。
“你還沒見過邵樂樂,我們今年一起拍得畢業大戲,不過上午沒什麼想看的,她早上就沒來,中午過來跟我們一起見面聊聊天。”說起聊天,林年突然想到自己這幾天主動說的話似乎比過去一年都多,不過等邵樂樂來了,或許就好一點,她比林年還話嘮一些。
“你好,我再要一杯生椰拿鐵,大杯,半糖。”林年過去按邵樂樂的口味給她點了杯咖啡。
“嗨嘍!”咖啡做好,邵樂樂也來到了影院大廳,“你們什麼都沒吃?那我去旁邊買個飯糰。”
“我們一起?”林年看了看張閔行,兩人跟上邵樂樂。
“給你介紹一下,這是張閔行,我直系學妹,今年才大一。”
“你好,我叫邵樂樂,導演系的大四狗。”
兩人互相打了個招呼,就聽邵樂樂果然不出所料,很自來熟的跟張閔行聊了起來。
“小妹妹好乖啊,問什麼答什麼。”邵樂樂當著張閔行的面兒跟林年感嘆,絲毫不覺得冒犯。不過,好像,確實沒什麼冒犯的?
張閔行乖乖的笑了笑,等邵樂樂吃完東西,三人才帶著沒喝完的咖啡進去放映廳,下午看得是同一場,是國內大導郝鴻志的電影。
她們本來就決定看他的電影,但是開幕式晚宴上的場景讓兩人打了退堂鼓,後來糾結再三,還是決定現場看看這部電影,畢竟是電影的首映,她們不是很想錯過。
“有時候,你得把能力和人品分開,不是嗎?”林年昨天無奈地給邵樂樂發訊息說,“但我同時也希望未來的自己可以看到人品和能力相匹配的導演,希望未來有更多女導演混出頭兒。”
“我就當是你在誇我了。”邵樂樂回覆,但她接著說:“可是,你不得不承認,在這個圈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