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出差(第1/2 頁)
賀蘭決定將相州縣這巴掌大的市場留給二道販子們自己折騰,反正他們眼界就丁點大,與其跟他們在這犄角旮旯裡內耗還不如出去闖一闖更廣闊的天地。
恰好到了到了膨化機分期付款第一筆支付的時間,於是她點名陳進峰跟她一起去隔壁省會。
這一走少說也得十天半個月,蔣梅如何安頓便是賀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前兩次她離家時間都不算太長,一次三天一次七天,據秦家明後來報告,三天那次蔣梅夜裡睡不著會翻來覆去數杏子。七天那次賀蘭雖然沒給她留下東西,但是中間打過兩次電話,蔣梅的狀態看起來明顯比數杏子時要好很多,夜裡睡得也安穩。
看來還是能聽到聲音的電話對蔣梅更加管用,於是賀蘭決定這一次還是用打電話的方式安撫她。
村裡唯一的一部電話安裝在村委會,同時也是食品廠的聯絡方式。賀蘭想了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她把蔣梅安排進食品廠工作,專門負調配調料。
這樣一來蔣梅無論是接打電話都是光明正大,賀蘭的調料配方同時也能夠得到保密。
蔣梅向來對賀蘭的決定言聽計從,除了有些可惜正紅火的擺攤生意外倒也沒有別的意見。
賀蘭便勸她:“調料配方才是最重要的,你只要將配方保住了,以後不愁賺不到大錢。至於三輪車,秦家明不是天天都騎去少年宮嗎?乾脆就給他用好了。”
蔣梅輕易便被說服,從此再無二話,賀蘭才得以安心出門。
裝置廠廠長滿心以為賀蘭這筆膨化機欠款會跟別人一樣,三催四請七叩首才能收回來,萬萬想不到約定時間剛到賀蘭就主動帶著第一筆貨款來交付了。
喜得廠長跟什麼似的,親自招待賀蘭在廠子附近住下,還交代廠裡食堂對賀蘭和陳進峰二人免費。
賀蘭也不跟廠長玩虛的,見面就送了他一箱辣條一箱薯片,直言相告自己這趟過來還款只是順便,主要目的還是為了開拓市場。
適逢三伏天,紅彤彤的辣條盛在白瓷盤子裡,入口麻辣鮮香,瞬間就能將人的食慾輕易開啟。
有感於賀蘭的重信守諾,廠長當場便把辣條和薯片分發給手底下的員工,言明是客戶用他們廠的機器生產出來的產品,大夥幫忙推銷一下,賣得好不僅能從賀蘭那裡拿到回扣,還能得到廠裡頒發的獎金。
這年頭說提成很多人不知道是什麼,但要提回扣那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員工們一聽買零食還能有回扣拿,紛紛踴躍購買。
這東西價格又不貴,味道還好,就算賣不出去給孩子留著當零食也不錯。
不得不說省會城市的購買能力是驚人的,單一個裝置廠就消耗掉了賀蘭車上將近四分之一的貨。
本來對此行一直有些憂心忡忡的陳進峰也終於露出難得的笑臉,稍稍有了些動力。
賀蘭見他上道,便將這次的開拓任務完全交給他來指揮,去哪裡推銷和怎麼推銷都由陳進峰來定。
陳進峰腦子很機靈,第一時間便買了張全市地圖。他把整座省會分成了東西南北四塊,決定用兩個禮拜左右的時間挨家挨戶上門推銷。
事實證明他定的時間還略微長了些。省會城市的居民到底比小縣城人見多識廣,對新事物的接受度也高,腦子活的人更加不在少數。他們拜訪的商店門市十之七八都會留下一些貨和名片,言之鑿鑿賣得好的話肯定會再電話聯絡訂貨。
雖然小商店的訂貨量都不大,但是架不住城市大,商店門市數量多,積少成多賣掉的貨品數量相當可觀。
第十天左右車上只剩下大概四分之一的貨,全市大大小小的商店門市已經被他們全部光顧完畢,再沒有新客戶可以開發了,賀蘭便拍板打道回府。
住在裝置廠附近招待所的最後一晚,賀蘭請裝置廠廠長下館子,席間聽隔壁桌聊天說明天國道附近有大集,是一個月裡最大的一次,大到能綿延一公里的那種。
賀蘭心思一動,把辣條當成下酒菜送給了隔壁桌喝酒的大哥,成功要到了集市的具體位置,非常巧,就在他們回相州縣的國道邊上。
第二天凌晨四點鐘賀蘭就把陳進峰叫了起來,兩個人披星戴月開著車去往集市上擺攤。
第一回出差,帶著貨底子回去多少有損她這個副廠長的顏面,賀蘭覺得不如干脆大甩賣。
天還沒亮,啟明星高掛夜空,國道下面一條土路上一片熙熙攘攘的熱鬧景象。即使四點鐘便出了城區,賀蘭他們依舊算來得比較晚的,靠近東側入口的好位置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