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惜惜相隨(第1/2 頁)
魏桓凝視著唐惜惜那婀娜多姿的背影,不知她究竟要送自己什麼禮物。
足足等待了半個時辰,方看到一個青衣小帽的書童從內室踱步而出。這書童眉清目秀,丰神俊朗,和唐惜惜竟有七分相似,只是膚色稍顯黝黑。
書童見到魏桓目瞪口呆的樣子,不禁嫣然一笑,不是唐惜惜又是誰呢?魏桓霎時便明白了唐惜惜的禮物究竟為何物。
唐惜惜面含嬌羞,輕聲說道:“唐王殿下此番入晉為質,身處險境,危機四伏。惜惜雖薄柳之資,但也能侍奉殿下,讓殿下無需為瑣事煩憂。”
魏桓連連搖頭,嘆息道:“惜惜,晉國乃大魏之敵國,兩國交戰是遲早之事。我入晉為質,自身都難保,又怎能護你周全?若稍有差池,我該如何向你爹孃交代,又如何向紅袖阿姨交代?”
唐惜惜將包裹緊緊背在背上,堅定地說道:
“若非殿下拔刀相助,惜惜在雍王府便已清白盡失,無顏苟活於世。惜惜願以這薄柳之資侍奉殿下,做妻做妾全憑殿下安排。”
魏桓走上前去,輕輕為唐惜惜理了一下頭髮,柔聲說道:
“婚姻大事,豈能由你一言而定?我尚未見過唐叔和紅櫻阿姨,不知他們意下如何。”
“殿下,我父母外出做工未歸。自從宮中傳出殿下要去晉國為質的訊息後,惜惜便已下定決心隨殿下入晉。我早已備好行囊,即便今日殿下不來尋我,我也會自行前往太原府尋找殿下。”
“你父母可曾應允?”
“殿下,其實紅袖姨上次便已與父親商議好了讓我入宮為妾之事,惜惜此生非殿下不嫁。”
魏桓還能說什麼,目光在唐惜惜那俏麗的面龐上凝視許久,方才微微頷首,詢問道:“難道不與父母辭別一番?”
“殿下,我早已向父母稟明,適才將您賜予我的金子和書信放置於屋內,他們一見便會知曉。”
冀王瞥見魏桓外出一趟,竟帶回一名書童,僅是匆匆一瞥,便不再過多關注。唐王雖入晉為質,然其畢竟是大魏皇子,唐王殿下,做飯洗衣肯定不能都自己做?帶個僕從,也在情理之中。
唐惜惜雖身著書童裝,也不過是僕人之身,只得與車伕並肩而坐。魏桓悄悄將手中的火爐遞予她,好使她稍能抵禦些許風寒。
午時,儀仗隊伍行至梁門,此刻,儀仗車隊戛然而止,冀王縱身躍下馬車,魏桓在唐惜惜的攙扶下,也步下馬車。魏桓轉頭,透過樑門門洞,遙望向開封府內,此一去,不知何時才能回來。
此時,天空再度飄起鵝毛大雪,今年冬天,大雪紛紛揚揚,持續不斷地下著,雖對農作物大有裨益,然這嚴寒的天氣,卻令本就衣著單薄的窮苦百姓,難以熬過這個漫長的冬季。
由於車廂內與外界溫差過大,雍王不禁打了個噴嚏,他取出絲帕,輕拭鼻翼,喃喃自語道:
“這鬼天氣!又開始下雪了,這還如何趕路?”
兩人與城門口送行的禮部官員寒暄數語後,便是雙雙跪地接旨,旨意大抵是對入晉為質的魏桓一番褒獎,對冀王加以賞賜,期望二人皆能不辱使命,平安歸來。
待宣旨的禮部官員離去後,冀王和魏桓開始向馬車信步走去,不知何時,道路兩旁已擠滿了看熱鬧的百姓,不時有衣衫襤褸的人經過,他們大都身著縫著補丁、已然看不清原色的破棉衣。
這梁門乃是進入開封府的主幹道,平日裡進出城的人如過江之鯽。剛才由於禮部宣旨,再加上儀仗隊的車隊擋住了道路,兩邊站滿了等待入城的百姓,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是進城謀求生計的。
一些孩童身穿破爛的衣服,凍的紅紅的小臉蛋在人群中跑來跑去,魏桓身邊的一名侍衛將一名不小心進入道路上的孩童狠狠地推了出去,手裡的鋼刀從刀鞘中抽出,呵斥道:“衝撞儀仗,格殺勿論!”
那幼童摔倒在地,頭上磕破了一塊皮,鮮血頓時流了出來,一名婦女遠遠跑了過來,抱住幼童,跪在地上,不斷磕頭認錯。
魏桓上前制止了侍衛的下一步動作,從懷裡拿出一錠銀子,將銀子放到這對母子前面。看著周圍百姓的麻木神情,他不由嘆了一口氣,父皇要是在這裡,看到他口中的大魏百姓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不知會作何感想。
魏桓轉身的時候,正好看到唐惜惜在偷看自己,她的目光裡滿是崇拜和愛意,魏桓不由如春風般淡淡的笑了笑,唐惜惜羞澀得將頭垂了下去。
此次前往晉國的官員中,除了冀王,還有數位禮部官員,他們皆配有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