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冀王魏鏽(第1/2 頁)
柳詩怡細心地為魏桓梳理好髮髻,深情地在魏桓的額頭上留下一吻,宛如蜻蜓點水,輕聲說道:“魏桓,我會在此守候,等你回來!”
兩人來到門口,柳詩怡再次從身後緊緊抱住魏桓,柔聲說道:
“魏桓,無論你走到天涯海角,都要銘記,在這詩怡苑中,有一個深愛著你的女子在等著你!”
“魏桓定不會忘記。”魏桓堅定的回答道。
柳詩怡將手中那件潔白如雪的抹胸,輕輕地塞到魏桓手中,說道:“這是我在這皇宮中僅有的一件屬於自己的東西,帶上它,就彷彿我時刻陪伴在你身旁。”她此時聲音哽咽,斷斷續續地說完這句話後,便已泣不成聲。
魏桓在她那如櫻桃般嬌嫩的嘴唇上,輕輕印下一吻,然後再次溫柔地為她擦拭了一下眼角的淚水,轉身毅然決然地邁向了門口。
走到大門口,柳紅正好為魏桓敞開了大門,魏桓離開詩怡苑後,李順則及時出現,引領著他向綰寧苑走去。
從李順那佈滿血絲、疲憊不堪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昨夜在附近守了一夜。魏桓與怡妃的事,大家都心知肚明,心照不宣。
在回去的路上,李順壓低聲音,輕聲說道:
“小主子放心,李總管讓我和紅袖姑姑繼續負責綰寧苑的事務,怡妃娘娘那裡我自會悉心照料。”
魏桓的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了一抹如陽光般溫暖的微笑。有紅袖阿姨和李順的照顧,柳詩怡以後的日子定然不會那般孤寂無聊。
魏桓抬頭望向頭頂漸漸發白的天空,心中感慨萬千。這恐怕是自己最後一次目睹皇宮的黎明,未來想再次見到這景象,不知何年何月了。
負責護送魏桓前往晉國的,乃是七皇叔,冀王魏鏽。七皇叔與父皇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在父皇繼承魏王后,將自己的兄弟們殺的殺,貶的貶,而如今,在這風起雲湧的宮廷之中,能夠屹立不倒的,也唯有冀王一人了。
魏桓的離京,與徐王離京時那排場浩大、熱鬧非凡的場景相比,著實顯得有些落寞淒涼。父皇不來送行,或許還能勉強理解,然而皇兄皇侄們竟無一人前來為魏桓餞行。在皇兄眼中,自己就是個乳臭未乾的孩子;在皇侄眼裡,又因輩分有隔,誰也不願“皇叔長、皇叔短”地叫個不停。
再加上魏桓久居宮中,進出多有不便,故而眾人皆不願與他玩耍,自然也就毫無感情可言。
此時,冀王滿臉笑容地對魏桓說道:“皇侄,咱們計劃中午出梁門向西行進,沿汴河過黃河後再北上。如此算來,尚有一上午的時間,你可有什麼私事需要處理?”
魏桓輕輕搖頭,在這宮廷之內,除了柳詩怡、紅袖、李順,自己可謂是孑然一身,連個知心朋友都沒有。宮外除了兄長偶爾組織家宴時的短暫相聚,自己又能結識何人?去拜別父皇,也不過是徒增傷感罷了。
五匹潔白如雪的御馬拉著一輛精美的馬車,緩緩地從綰寧苑大門口駛出。當馬車途經詩怡苑時,魏桓透過車廂的紗窗,望見柳詩怡靜靜地佇立在雪地之中,那盈盈的淚光,彷彿斷了線的珍珠般滾落,她那柔腸寸斷的送別之景,令人心碎。
馬車車廂雖能抵禦外界的寒風,但在這嚴寒的臘月裡,依舊寒氣逼人。冀王從抽屜中取出一個手爐,遞到魏桓手中。那手爐入手溫暖,讓人暫時忘卻了外界的寒冷。
魏桓一夜未眠,此刻睏倦難耐,不由自主地閉上了雙眼。冀王見狀,不由感嘆道:“還是你們年輕人建功立業心切,能夠舍下家裡的嬌妻美妾。我已有十年未曾離開過開封府了,此次若非皇兄遣我出使晉國,我還真捨不得家中那些如花似玉的美人。”
魏桓睜開雙眼,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微笑。冀王在開封府可是出了名的好色,每個花樓都有其光顧的身影,府裡購買的花魁就有好幾個,即便自己長期居於宮內,對此也是略有耳聞。
馬車駛出晨暉門,離開皇宮,與護送的禁軍會合後,便沿著寬闊的大道向南疾馳。
魏桓挑開車廂窗簾,看向長長的儀仗隊伍,從前後禁軍的規模上看,父皇對出使晉國是相當的重視,除了有魏桓這一個唐王質子外,還有幾大馬車貴重物品,這些應該是送給晉國各級官員的禮物。
在大街兩旁圍觀百姓的注視下,車隊如長龍般蜿蜒至梁門大街,此時即將轉向西行,魏桓的目光看向不遠處的榆林巷,心中不由泛起層層漣漪,唐惜惜的倩影在他腦海中不斷閃現。
離去前,是否應該向她道個別,告訴她兗王的事情已經塵埃落定,讓她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