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李二的難題!(第1/2 頁)
長安城裡波雲詭異!
原因就是,李二被承乾廣招人才擴充草原官吏陣容給刺激到了!
皇城還沒等修繕完畢呢,就接連開設了五場制科!
關於唐朝的科舉制度大家可能不太明白,貞觀年間的科舉分為大家熟知的常科,就是每年都會在春天進行的公務員考試!
還有一種就是不常見的制科!區別於常科是朝廷每年的必有專案,制科是隻有皇帝發現有些地方缺少特殊人才了,等不到第二年常科的開始了,才會制定專門的考試題目選拔人才,這就叫制科!
按理說今年春天的常科已經開過,選拔了不少人才進入朝野,實在是沒有必要再開設制科了!
但是李二氣吞山河的治理模式,從來不會嫌棄人才多!
尤其是當前朝野的局面,屬於推舉制和科舉制並行!就會產生一個問題,每年準備招收的公務員是一定的,但是勳貴們推舉上來的人才太多了,就會侵佔一部分科舉錄取的名額!
於是,有一些沒有門路被推舉的學子,考試還因為名額缺少沒考上,只能流落鄉野抑鬱寡歡!甚至只能另投他處,換取出人頭地的機會!就比如去承乾那邊的書生一樣!
因此!李世民覺得這不行!這你不是浪費國朝資源了麼!每年中央官學和地方官學大把的銅錢撒下去,沒等看到收益呢!都被別人摘了桃子!
現在哪裡都缺少人才,怎能被別人搶先?
於是大榜一開!給朕開制科!人數不定!見好就收!多出來的朕養著!等有地方了在安置!
總之秉承著人少開科舉,人多添郡縣的原則!今年的制科就這麼開了!
但是不開還好!
開完了給李二開了一肚子氣!
特孃的各地生徒沒收進來幾個,鄉貢的到是考進來七八成!
這個生徒和鄉貢各位可能不瞭解,生徒就是各地和中央官學的學生,鄉貢就是那些家族中有家學的豪紳,不用去官學上學,只需要在州縣長官的推舉下去尚書省參加考試就可以了!
而別有意味的是,鄉貢,是那些世家大族對朝廷滲透的重要途徑!
被這些世家過分的行為氣昏了頭的李二,大筆一揮!今年制科的成績,除了官學的,一概不承認!
這一下子可就炸了窩了!
全國各地,尤其是參加制科並且榜上有名的學子家族,一個接一個的跑長安來哭殿!
李二心更狠!一概不見!你們愛咋咋地!朕就是不收!
哎!好傢伙!這一下子直接把本就對李二有意見的世家大族惹惱了!
好你個李世民啊!當年你們家造反!我們這幫世家哪個沒給你出力?就算當時我們不只是給你出力了!但是你就說佔沒佔我們便宜吧!
現在你當上皇帝了,就不尊重我們的地位了!好!
既然如此!
你就看你那破爛官學能收幾個學生就完了!
於是!各大世家明裡暗裡廣開私塾!
依靠自己“詩書傳家”的學閥家底,勾引任何想要進學的學子進入私塾學習!
本來吧,貞觀年間!國本並不富裕!
尤其是在治學這方面!
李二的大唐,在學閥面前並沒有任何資源上的優勢!
比如李二的官學只能講到,但是學閥的私塾就能講到!
這是學術壟斷的結果!
這樣的後果就是,李二的朝堂變成了世家豪門的篩子!
世家豪門不在朝堂,卻對朝政有這極大的影響力!
這麼一來李二徹底的慌了!
這特娘還玩個蛋了!
牆角都讓人給挖了!
而且這是學術上的戰爭!你還不能動用你皇權去威脅他!
這樣容易導致這些學子跟皇朝離心離德!
畢竟天地君師!你這個君在師承這件事上,並沒有太多優勢!
就像房玄齡一樣,別看李承乾是太子,但是他佔著承乾老師的地位,揍這個太子,李二看到都沒轍!
於是!
惹了一屁股麻煩的李二,只能把這個燙手的山芋拋給了自己大兒子!
畢竟父債子償!呸呸呸!畢竟承乾的腦子比較有新意!
。。。
承乾在自己的王府看著手裡的密信!
越看越揪心!
這特喵的自己也沒太多辦法啊!
別看自己為了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