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結髮為夫妻·名起(第2/3 頁)
“可曾答應?”
黎敬深搖頭,“並無明確回覆,這次該是殿下立功之時了,韜光養晦這些時日也夠了,別讓外人真以為你是個閒散無用之人。”
“小婿明白。”他頓了頓,有些為難地開口,“只是辛兒現身懷六甲,若小婿不在身邊……”
“看來外界傳的是真的了,秦王愛妻如命。”黎敬深一臉無語地看著女婿,“萬事有我,你且放心去吧。”
葉禛作揖拜謝。
……
秦王主動請纓山東平亂,葉新看著這個自從成親之後的就沉溺在溫柔鄉內的兒子,顯然不願讓他去冒險,然而相國祝敏卻說:“秦王殿下能夠幡然醒悟,有心報國,實乃難得,陛下應給殿下這個機會。”
葉新看著臺下這個想一心報國的兒子,心想著也不能讓他老在溫柔鄉里待著了,大筆一揮,封他做鎮遠將軍去平定山東暴亂。
臨行前一夜,葉禛以為黎末辛會鬧小別扭,誰知不僅不鬧彆扭,孕吐都吐出黃疸水了還想瞞著不告訴他。下人稟報給他,這下真的放心不下了。
“又沒多大的事,你在又解決不了問題。”她不以為意地說。
他皺著眉,一邊告訴自己成大事者不應該被兒女私情所絆,一邊又是擔心出個好歹。想了半天才說:“你搬進宮去,讓母親照顧你,我才真正放心些。”
若是放做以前,黎末辛是一萬個不願意踏入宮門半步,可這非常時期只得依他,應聲說好。
就這樣黎末辛搬進宮去,由婆婆照顧。而葉禛剛走不久,朝中又掀起了一場腥風血雨,甚至波及到後宮。
葉新突然病危,而儲君位缺,個個王爺都死死盯著大內傳出誰人監國的訊息。首先坐不住的是魏王,他藉著探望的幌子,勾結葉新內侍試圖制偽詔,又被燕王的眼線告密,燕王藉著哥哥的名號將弟弟拿下,一干黨羽皆說燕王英勇,理應監國。
這個說法被祝敏一本正經地駁回,說:“監國者乃太子也,燕王殿下雖英勇但並非儲君,且非嫡非長,不合乎祖制。陛下龍體已轉危為安,此事還得奏請陛下,不是吾等所能決!”
而葉新剛從病痛中掙扎出來,又遇兒子謀亂之事,差點又氣昏過去,立刻下旨查處魏王一黨,魏王被貶為庶民,其他人殺的殺貶的貶,一時間牽扯出一大堆人來。而燕王?被大肆褒獎了一翻,增加了封邑,卻也被暗中除了不少心腹,說燕王已能成大事,可以回封地掌管一方百姓了。
這一鬧,京中王爺就只剩下四位了,不加上漢王葉諄那就是三位,而葉禛不在京中,就剩下晉王葉華和齊王葉成了。
這倆人,都不是好惹的主,亦是葉新半輩子的心血,但葉新更青睞誰,明眼人都知道是葉華,但如今葉華是戴罪之身,所以不好提出讓他監國,葉新只得說看大臣們的意見,而如何不動聲色地拉攏這些大臣,就看後宮中這些女人生了張多伶俐的嘴了。
所以晉王與齊王倆人的母親,輪番上陣,各敘與葉禛母親辰妃姐妹情深,說各自的兒子平時是如何愛護葉禛這個九弟的,當然也不忘把現在正在為國效力的葉禛一頓好誇,甚至拐彎抹角地讓秦王妃問新升了左僉都御史的黎敬深好。
“都誇我們王爺好,難道王爺就不知道自己有多好?”黎末辛一邊給婆婆斟上茶,一邊嘲諷道。
“這也是好事,讓他們心無戒心,不至於對禛兒下手。”辰妃淡淡道,“對了,他來過信了嗎?”
“來過了,說暴亂已平,現在正在處理土地的事,上書新政,等待陛下批覆。”自古農民暴亂皆是出於土地。
此時新年已過,正值春耕,若是解決得好,皇帝該怎麼看葉禛?會不會將目光投向這個自己從未寄予厚望的兒子?
……
二月初,綠上梢頭時,秦王凱旋而歸!葉新看著平日裡不算著調的兒子,萬萬沒想到他竟能解決山東的土地問題。清算因戰亂形成的無主之地,授之以民,重新編戶計民,每十戶設一鄉,十鄉設一黨,各配鄉長黨長,督察稅收兵役與徭役。此舉不僅妥善安置了無地的貧民,查出大量的隱匿人口,使得部分無地貧民從當地豪族的欺壓中獲得自由,而且從側面也增加了稅收與兵役與徭役,緩和矛盾。
葉新大肆獎賞了兒子一翻,最重要的是,將他在山東實行的新法在全國推廣,朝野雖有些異議卻都被一一駁回,葉禛得聲望在朝野間日漸大了起來。
而這些葉禛此刻都不關心,一心只想著妻子,從父皇書房出來就直奔母親宮中,不顧母親及宮人在場,一把將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