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結局】無春事(第1/2 頁)
次日清晨,天色微亮,童子歌便起身穿戴整齊,隨著車馬踏上前往荊州京城的路途。
聽說如今已不叫京城,改名為荊都,可在童子歌心裡,這名字怎麼也改不過來。
往昔的皇宮坐落於此,自家的宅邸也在這兒,這裡承載著他前半生幾乎所有的記憶,每一寸土地都留存著他生活的印記。
童子歌與數名官員一同擠在一輛馬車裡,空間顯得有些逼仄。
車廂內沒有奢華的香爐,也不見精緻的糕點,一路顛簸搖晃,讓人難受不已。
童子歌被晃得疲憊不堪,昏昏欲睡。待他再次清醒時,察覺到車輪行駛得平穩了些,想來是到了京城。
他輕輕掀起一點簾子,透過縫隙向外望去,只見荊州的百姓們整齊地列隊在道路兩側,對著太子的車馬隊伍恭敬行禮,而後紛紛避讓。
看到這一幕,童子歌心中滿是悵然。
荊州的天,徹底變了。
車馬緩緩行至內城,童子歌一眼便瞧見了那扇熟悉的硃紅色大門。
他的目光瞬間被吸引,手指不自覺地抓緊了衣角,那是童家。
他已經太久太久沒有回來了,如今望去,庭院裡冷冷清清,似乎早已人去樓空。
他心中一陣酸澀,實在不忍再看,緩緩放下了簾子,將那滿目淒涼隔絕在外。
荊州的皇宮大半已被拆除,重新規劃的形制已隱隱顯現。童子歌第一次踏入荊州皇宮的正殿,竟是以大齊官員的身份。
回想起太子曾在那個夜晚詢問他想去何處,他沉思片刻後答道,想留在北疆。
荊州南方土地肥沃,民生安樂,而北疆飽受戰火摧殘,遠不如從前,他一心想在北疆做點實事。
再者,兄長、長姐以及自己的前半生都在北疆死去,他想在此地為他們守靈。
童子歌話語一頓,似還有未盡之言,可最終還是選擇沉默。
嚴孤山暗自揣測,他或許還想說,他的陛下也葬在北方,他不捨離去。
不過既然童子歌沒說出口,自己作為外人,也不便多問。
況且,嚴孤山本就打算讓他留在北方,若是他去南方與父母團聚,很可能暴露身份,到時候引來仇家,禍及南方的家人。
嚴孤山提議安排他做縣令,並暗中派遣皇帝留下的影衛保護他。
這麼做一來是保障他的安全,畢竟甘家還留在北疆駐守;二來,太子考慮到自己畢竟曾是荊州的敵人,若驟然調動當地勢力,恐難服眾。
又聽聞童子歌與影衛們有過交集,讓他們先接觸磨合,日後用起來也更得心應手。
至於童子歌的身份,先用現在這個頂著幾年,過些時日再做更改。
童子歌對此也沒再有什麼異議。
眾官員被分配妥帖,準備各自去任職。
童子歌聽著身旁官員們議論紛紛。
有人說這裡要建州府,等太子回京述職後,由皇帝定奪把此地封給誰。
有人講此次戰爭勝利,不單單是太子的功勞,周將軍也出力甚多,周將軍是大齊繼後的弟弟,皇帝寵愛繼後,想必會把這塊地分給繼後的親生兒子。
但也有人反駁,周家近些年勢力愈發龐大,皇帝忌憚已久,再加上繼後行事跋扈,皇帝漸漸厭煩,這封地說不定會落到太子手中。
可隨即又有人嘆氣,說皇帝對太子的猜忌猶如對待仇敵,最終花落誰家,實在難以預料。
童子歌默默聽著這一切,或許在大齊人上層,荊州像一塊肥肉,被當做戰利品爭奪,免不了一番血腥風雨。
可這是他的家。
但也只是從前了。
如今封給誰於他而言已無關緊要。
太子說得對,荊州離權力中心太遠,即便改換天地,土地依舊,百姓依舊。
而他往後不過是個九品芝麻官,再難觸及權力核心。
他深知,就算身處權力旋渦,憑一己之力,又能改變多少呢?
臨行前,童子歌最後一次前往太子暫時的居所。
踏入屋內,他站定,神色莊重,向太子嚴孤山深施一禮,誠摯說道:
“殿下,荊州百姓與官員承蒙您的仁厚相待,您對我還有救命之恩,又為我的前路做了周全安排,童某無以為報,日後殿下調遣,在下一定肝腦塗地。”
嚴孤山抬眸,見童子歌氣色相較之前好了許多,嘴角上揚,露出一抹溫和笑意,說出那套熟悉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