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春雨如瀑(第1/2 頁)
“你的陛下和家人用心良苦地救你,為你謀劃後路,他們一心想的是讓你活下去,絕不是要看你尋短見。”
嚴孤山放緩了語氣,目光柔和地看著童子歌說道:
“說白了,我費了那麼大勁把你救活,同樣也不是想看你輕易放棄自己的生命。”
童子歌緩緩抬起頭,眼中滿是迷茫與痛苦交織的複雜神色。
嚴孤山轉身走回桌前,從桌上的一沓本子中抽出一本抄本。
童子歌只覺那本子眼熟,定睛一看,呼吸瞬間停滯。
嚴孤山開啟其中一頁,遞到他面前:
“這是你寫的吧?”
童子歌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是他記錄荊州京城土地狀況與作物生長情況的冊子,可又不完全是他“寫”的。
那字跡,分明是宗庭嶺的,是宗庭嶺一筆一劃抄錄下來的。
他緩緩走上前,雙手顫抖著翻開抄本,滿心都是不可置信。前半本是他自己的字跡,而後半本密密麻麻,全是宗庭嶺抄寫的他從前在家中所寫的內容。
童子歌的手止不住地顫抖,他實在想不明白,宗庭嶺究竟是什麼時候寫下這些的?
那字跡已然乾涸許久,看起來絕非近期所寫。
他輕輕撫摸著那蒼勁有力的字型,心中疑惑叢生:
這是自己離宮前他寫的嗎?還是更早?
他聲音發顫地問道:“這是陛下給您的?”
嚴孤山鄭重地點了點頭。
童子歌又問:“他為什麼會給你這個?”
嚴孤山抬起眼,目光認真而誠摯地看著他,說道:
“童公子,倘若當初你沒有替你姐姐嫁進宮,你心中所想做的是什麼?”
童子歌一愣,這是第一次有人如此直白地問他這個問題。
幾乎沒有絲毫猶豫,他脫口而出:
“考科舉,進入戶部,致力於改良耕種勞作的方法,讓百姓過的更好”
嚴孤山輕輕合上本子,說道:
“你的陛下也是這麼說的。
所以他把這個給我,他說你極具才幹,十七歲便考中舉人,才華橫溢,又是難得的農業人才。
他覺得是這場錯嫁,毀掉了你的前程與理想,埋沒了你的能力。
如今雖說荊州已歸屬大齊,但這片土地依舊是那片土地,百姓也依舊是那些百姓。
你最初的心願,是讓這片土地上的百姓吃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那麼現在,如果我能給你這樣一個機會,你願意活下去,去實現它嗎?”
嚴孤山指尖在書冊上輕輕敲擊,眼神專注地凝視著童子歌,緩緩說道:
“你之前問我救你究竟所為何圖?拋開我個人的私心不論,原因就在於此。
連年的災荒與戰爭,讓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民不聊生。就拿與荊州的那場戰事來說,不知有多少南城百姓因之餓死。
我父皇對偏遠地區百姓的死活置若罔聞,可我卻無法坐視不管。
荊州距大齊京城更為遙遠,父皇整日沉迷於求神拜佛,滿心猜忌算計,你覺得他會去操心荊州百姓能否溫飽嗎?
大齊的官場,已然腐朽至極,可謂是病入膏肓。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在我的規劃裡,官場勢必得經歷一場徹頭徹尾的大變革。我期望能網羅像你這般有真才實幹的人,也盼望著你能為我效力。
童公子,你親身歷經這諸多變故,對於戰爭導致國破家亡的罪魁禍首是誰,想必心中有數。
與其此刻選擇輕生,為何不抓住當下這個契機,施展你的才華,活著見證那罪魁禍首走向滅亡的那一刻呢?
童子歌,難道你真的甘願讓自己的一生,就這樣毫無意義、渾渾噩噩地消逝嗎?”
多年後,童子歌每每憶起彼時,心中滿是慶幸。
慶幸大齊太子嚴孤山心懷正道。
否則他那一張嘴,若用於歪門邪道傳教,怕是能蠱惑天下,招攬無數信徒。
自己也會被忽悠著助紂為虐。
所幸太子不是第二個靜王。
總之,嚴孤山一番懇切之言,說到了童子歌心坎上。
還是,活下去吧。
童子歌手持太子所贈藥膏,步伐遲緩地回到驛站,踱步至自己房中。
窗外,如水的清輝漸漸被厚重雲層遮蔽,屋內的光線也隨之黯淡下來。
站在床邊,求生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