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臨終遺言(2)(第1/5 頁)
第二天上午,黃河西夫婦帶著資金和生活必需品,坐上了去市醫院的客車。
一個小時後,他們來到了市第一人民醫院。
醫院裡人來人往,腳踏車棚下扎滿了腳踏車,停車場已無空位,有幾個保安正在維持出入車輛的秩序。
他們走進門診樓,看到幾個掛號視窗前排著長隊;電動扶梯載著人在運轉;掛在牆壁高處的電視屏上不斷切換著畫面和文字;候診區坐滿了候診的人員及家屬;身穿白大褂的醫護人員來回穿梭。
黃河西在掛號視窗前的一條長隊裡排隊等了半個多小時,終於掛到了一位專家大夫的診斷號。
掛了號之後,他和丁彥青趕緊到肝膽肺病候診區等候。上午沒有捱到她,下午他們繼續等候。直到下午三點半,才輪到丁彥青就診。
進了1號診室,黃河西向專家介紹了丁彥青的病情,然後,把縣體檢中心的報告及片子呈放在專家面前。
專家看了一遍體檢報告,又看了看片子,然後,拿起聽診器,在丁彥青的胸部、腹部仔細聽了一陣子。聽過之後,專家說,病情較重,必須住院治療。
他們來時就做好了住院的思想準備,現在專家讓住院治療,他們二話沒說,就辦理了住院手續。
丁彥青的病床位於病房樓8樓肝膽肺病區第8病室,是22床。
入院的當天和第二天,每天輸三瓶液體,口服三次藥片,再就是抽血、化驗,做檢查。
第8病室裡有四張床位,住著四個女病人,她們患的都是肝膽肺疾病,只是年齡不同,病情各異。
第三天,大夫調整了丁彥青的用藥量,改為每天輸五瓶液體,早晚各口服一次藥片。
上午,大夫剛查完房,丁彥青正在輸液,丁彥紅和艾梅輕輕推開了病房的門,看見丁彥青後,趕緊走了進來。
她倆把帶上來的水果點心奶粉隨手往牆邊一丟,就站在病床前,問起了情況。
過了一會兒,丁彥紅給黃河西一萬塊錢,艾梅給他兩萬元,讓他為丁彥青治病。他知道她們手頭並不寬裕,但他更知道她們與丁彥青的關係, 這是她們的心意,根本無法推辭,推辭也沒用,於是,他索性沒有推辭,便把錢留下了。
她倆準備住下來,伺候丁彥青幾天,在黃河西和丁彥青的反覆勸說下,才於下午五點回去。
各項化驗檢查還在繼續,其中有b超和ct檢查,入院後已做十六項檢查化驗了。
大夫查房很認真,護士服務很周到,醫院的管理也很規範,丁彥青很快就適應了醫院的環境。
右邊的21床是一位四十多歲的農村婦女,患的是膽管癌;左邊的23床是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太太,患的是肺氣腫;再裡邊的24床上,是一位花季少女。
又過了兩天,丁彥青的化驗檢查結果全部出來了。大夫們根據檢查化驗的結果分析判斷,丁彥青患的是肝癌,而且可能已經擴散到肺部。
經過討論,大夫們為丁彥青制定了治療方案:第一步,開腹探查,取樣活檢,確定性質。第二步,如確是癌症,且已擴散,則視情況而定。如果是剛擴散,就切除部分肝臟、肺臟;如果擴散到一定程度,假設家中經濟條件允許的話,建議去省會或首都大醫院做換肝手術;如果擴散到其他內臟,則進行保守治療。手術日期定在後天。
大夫們把丁彥青的病判斷為癌症,她並不驚奇,因為已談論多次,她和黃河西早有了思想準備,現在只盼還沒有擴散。
一週的時間過去了,第8病室裡的病號及家屬已經互相熟悉了。
21床的病人,面板粗糙,面龐黝黑,骨瘦如柴,鼻孔裡插著吸氧管, 臉上戴一張類似玻璃的面罩,幾根細導線把她的身體與儀器連線起來。有時,她喘息急促;有時,她發出低沉的呻吟;有時,她咬緊牙關想坐起來,卻被守護她的女兒制止住。
前兩天,聽她女兒說,她丈夫在三年前病逝了,丈夫臨走前給她留下一屁股債,她變賣了家中所有值錢的東西,但仍未還清丈夫治病欠下的債款。她拼命地勞作,想掙錢早日還清欠債,使她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因為她勞動強度過大,飲食睡眠沒有規律,且長時間缺乏營養,結果,在三個月前病倒了。
她在縣醫院治療了一個多月,一週前,縣醫院讓她轉到市醫院來治療。
她丈夫死後,家中經濟拮据,供養不起一兒一女上學,十七歲的兒子從高中輟學,現在在建築工地打工。她病倒後,讀高一的女兒不得不請假來伺候她。現在,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