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登門求助(2)(第1/8 頁)
透過不同的渠道,黃河東瞭解到,在塑膠大棚裡養雞可以賺錢。他想建一座大棚養雞。
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父母和妻子劉俊虹,父母不十分同意,而妻子卻非常支援他。
他和妻子先後做他父母的思想工作,他父母清楚不好再為他找穩定的工作,最後也勉強同意了他的想法。
為學到養雞技術,他特意到百里之外的地區農場去了一趟。
他在地區農場住了五天,實地考察了養雞大棚的構造和養雞情況;聽取了養殖工人關於建棚和養雞經驗及注意事項的介紹,也瞭解到了雞苗的購入和成雞銷售的渠道,學到了經驗,基本掌握了建棚和飼養的技術。
他從地區農場回來,用了一週的時間,終於在城關鎮的郭村,找到一處適合養雞的農家小園。
郭村距縣城僅有二里地遠,農家小園足有三畝地大,園裡有三間破舊房子。
黃河東用父母妻子的積蓄湊齊五千元錢,用這筆款買鋼筋,進磚塊, 購塑膠薄膜,並僱用三名男勞力,連續幹了十多天,終於建成一座養雞大棚。
他按農場工人提供的線索,又到魯西南某縣購進六千隻雞苗,開始了他的養雞生涯。
他吃住在雞場,嚴格按操作規程飼養,仔細觀察小雞的成長變化,看著滿棚的小雞一天天長大,心裡樂開了花。
經過兩個多月的辛勤努力,小雞長大長肥了,每隻足有二三斤重,買雞的販子聞訊而來,僅幾天的時間,第一批成雞被賣一空。他屈指一算, 淨賺一千一百元,如此推算下去,一年至少可淨賺五六千元,比上班收入還高。他高興極了,便在心裡說,看來,天無絕人之路,幹啥都能養活自己。
他回家把情況告訴父母及妻子,他們也為他的成功而高興。
他休息了幾天,又購入七千只雞苗,開始了第二批小雞的飼養。當小雞長到一斤多重的時候,一天,他突然發現有四隻雞不肯吃食;一小時之後,那四隻雞在地上轉著圈打撲稜;兩個小時之後,又有五隻雞出現了那種症狀。他怕這種症狀在雞棚裡蔓延開來,就趕緊把那九隻雞提出大棚。 然後,用郭村村委會的電話,先後向地區農場養雞技術員和雞苗基地技術員求助,他們聽過他的表述之後,告訴他,那是它們患了一種叫禽流感的雞瘟,讓他趕緊喂一種叫“雞瘟克”的藥,而且要把病雞進行掩埋處理。
他一一照辦了,但是,雞瘟並沒有及時得到控制,第二天,又有二十六隻雞患病,他滿臉愁雲,心焦如焚。
他用簍子將病雞背到昨天埋雞的地方,他驚奇地發現,昨天埋在這裡 的九隻病雞已經沒有了。九隻死雞哪裡去了? 是被人挖走煮燒雞賣了? 還是被黃鼠狼刨出來吃了? 他不得而知。他沒有多想這個問題,就又把今天 的病雞埋掉了。
第三天,出現的病雞更多;第四天,病雞越來越多。他看著自己辛辛 苦苦養大的雞娃,一堆一片地病倒,只想大哭,這都是錢啊!從第三天開始,他不再把死雞病雞埋入地下,而是把死雞堆放在一間破屋子裡。
兩天之後,雞棚裡僅剩三千餘隻雞,而且雞瘟還沒徹底控制住,死雞堆變得越來越大。
黃河東慌了,他認為,必須儘快把雞全部賣掉,如果不及時把雞賣掉, 過不了五天,就會全部死去,那將導致他嚴重虧損。
他找來雞販子,一次性把活雞和死雞全部賣掉了。至於這些雞去向是哪裡? 最後做什麼用? 他不敢想,也沒問這些問題。
這一次,他虧損八百多元。
他不死心,過了幾天,又購入六千隻雞苗,想把上次虧損的錢賺回來, 可是,兩個月後,他虧損三千多元,其原因是雞棚離村太近,通風透光不好,第三批雞患了另一種雞瘟,死得更快更多。
他三次養雞共虧損兩千九百多元,再加上租用農園用款,總計虧損三千五百餘元。
後來,他聽說,“張嘴貨”不好養,搞養殖業,從選址,到設施的搭建, 再到防疫,以及飼料的配製,都是關鍵環節,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造成虧損。看來,幹啥技術不過關都不行,有同行沒同利啊!
最後,他想放棄養雞,怕繼續養下去虧得更慘。三天之後,他低價處理掉大棚,回到縣城,準備再找其他門路。
黃河東有一位姨表哥,是一位大貨車司機,常年受僱於人,一直在外地跑運輸。黃河東聽他說,用大卡車搞運輸很賺錢,沒有瘟疫帶來的風險, 沒有防疫的麻煩,如果不出意外,一年多就能把買車的錢賺回來,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