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自救(第1/2 頁)
張星凱說,小時候聽老人們講,這裡原本是一座寺廟,香火鼎盛的時候,前來拜佛的人絡繹不絕。那時候通往山下的是一條用石頭砌成的天梯,足足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階。
每逢初一十五,便有一些虔誠的香客一步三叩首自下而上前來許願,據說十願九靈。
但後來因為一場意外大火,又經過自然災害和戰火的洗禮,寺廟漸漸消失,天梯也已經殘缺不全。後來世人逐漸遺忘了這裡,直到建國後被一些徒步和攝影愛好者發現,於是慢慢的就走出了一條小路。
前幾年,這裡修建別度假別墅區的時候,開發商為了運輸材料從山腳修了一條蜿蜒的土路到山頂,耗費了不少時間。
但是不知怎的,這條路從修好到現在一直都沒有鋪水泥或者瀝青路面,四周又是山體或者懸崖,這也導致一下雨就容易塌方。交通不便,材料也很難送上來,偶爾遇到山體滑坡還要先搶修道路。
這可能也是別墅區久久不能建好的原因之一。
張星凱上次來的時候,土路大部分路段還能走,但是遇上地震和連日的大雨肯定也不可能完好無損,現在眾人最糾結的便是到底按計劃走還是折返回去想辦法渡河。
桑雲心支著下巴點了點土路的那條線:“這邊挖過的地方恐怕會塌的更快吧?要不原路返回吧,路況也熟悉些。”
“可是如果我們繞不過那條河怎麼辦?”
聽到秦嘉瑞提出的疑問,大家也陷入了沉思。他們缺少糧食,根本沒有那麼多時間去繞著河找路。
鄧姐和周旻開機看了看,還是沒有訊號,其實就是有訊號,車也開不上來。
孟景山權衡了一下,打算還是先沿著土路出發,等遇上坍塌的地段再想辦法。翻山總比趟河容易些,只要到石溪村就有救了。
有了希望,大家也不再萎靡不振,一行人早早收拾好就上床休息了,都在心裡祈禱明日出發能一路順風。
第二天早上桑雲心是被晃醒的,她睜開眼睛看到窗外已經矇矇亮了,屋簷還在滴滴答答的滴著水。
底下的床板和窗戶都在抖動,意識到又地震了,她一下子就清醒了過來。這一次所有人都沒有等著別人提醒,呼啦啦的一躍而起就往外跑。
但是這次的震幅比較小,時間也比較短,孟景山和桑雲心架著鄧姐剛出門就停了。
雖然虛驚一場,但是誰也睡不著了。
桑雲心和孟景山兩人在小鍋裡把前一晚剩下的野菜煮出來分給大家當早餐吃,又把行李拿出來集中處理。他們只留了一些必備的物品,把剩下的東西留在這裡,減少負重。
早上七點,孟景山最後看了一眼這間簡陋的平房,穿好雨衣帶著一行人冒著小雨往石溪村方向出發。
他想,假如這裡真的有佛,請佛主一定要保佑他們平安歸去。
土路大約只有三米寬,左靠山壁右靠懸崖,上面長滿了雜草。張星凱仍然在最前面帶隊,孟景山和周旻扶著鄧姐緊隨其後,其他人人手一根長木棍或登山杖,排著隊小心的沿著山壁挖出來的路往下走。
路中間有大貨車壓出來的兩條深深的車轍印,裡面已經灌滿了雨水,隊伍只能小心的走在中間突起的位置。那上面曾被淺淺的鋪上過一層碎石子,還長出了一些雜草,不至於踩出大量的泥漿。
大概半小時後,隊伍遇上了第一處大面積的坍塌,整個路面三分之一的地方已經掉下山崖去了。
張星凱讓大家用手抓著突出的石頭,身體儘量貼著崖壁前行。
桑雲心行至半路,忍不住往下看了一眼,頓時感覺腿有點發軟。鬆軟的泥土還在不斷的往下掉,雖然沒有深不見底,但這個高度摔下去絕對撿不起來。
不敢多做停留,她把注意力集中在腳下,咬著牙快速穿過了這片危險的區域。等到了安全地帶,後背已經出了一層細汗。
所有人安全透過後,隊伍一刻不停的向前進發,怕遇上餘震和塌方,沒人敢在此時提出來休息。鄧姐比昨天的速度快了很多,或許是因為生命隨時會受到威脅,人的潛能也不知不覺的被激發了出來。
翻過好幾處坍塌的土堆,又被迫回頭繞了兩次路以後,經過長達八個小時的翻山越嶺,一行人終於到了山腳。溫度一下子上升了好幾度,路面也相對平坦了一些,孟景山讓張星凱找一個開闊的地方集中隊伍休息。
聽到原地休息四個字,意味著暫時安全了,一群泥人不顧形象的癱坐在地上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此時雨已經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