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回 感恩情許婚方老丈 投書信多虧寧婆娘(第2/4 頁)
善搖了搖頭,語重心長地解釋道:“媽媽有所不知,我家中房屋不多,又沒有僕婦丫鬟幫忙照料。一個年輕男子和一個待字閨中的女子住在同一屋簷下,難免會遭人非議,惹人閒話。要是把這門親事定下來,他與我有翁婿之誼,玉芝與他有夫妻之分,這樣一來,他便能名正言順地照料我家中事務,別人也就沒什麼可說的了。我主意已定,只求媽媽把這封字柬帶給相公看看。倘若他不答應,就請媽媽把我的一番苦心向他說明白,我想他再通情達理不過,不會不應允的。此事就全仰仗媽媽幫忙了。”
寧媽媽聽了,拍著胸脯保證道:“先生只管放心,就憑我這張嘴,這事兒包在我身上,準能成!” 方善又再三囑託她,要多照料家中的玉芝小姐,寧婆一一應下,這才告辭離開。
寧媽媽心急如焚,急忙回到方家。一見到玉芝小姐,她先把方先生在監中的情況,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她,又湊到她耳邊,悄悄地把父親許婚的意思說了出來。“你父親寫了封信,說這榮相公人品好,學問也好,真是千里姻緣一線牽吶。” 玉芝小姐聽說是父親的主意,便紅著臉,羞澀地低下了頭,沒有言語。
寧婆婆笑著問道:“這榮相公在書房裡麼?” 玉芝無奈,只得輕聲答道:“現在書房,他之前染病,剛剛才好些,還沒完全康復呢。” 寧媽媽說:“那我去看看他。”
寧媽媽來到廂房門口,故意提高音量,高聲問道:“榮相公在屋裡麼?” 只聽裡面傳來一個虛弱卻不失禮貌的聲音:“小生在此。不知外面是何人?請進屋內來坐。” 寧媽媽推門走進屋內,只見相公正伏在枕頭上休息,雖然面容憔悴,帶著病容,但眉眼間仍透著一股清秀之氣,讓人看了心生好感。寧媽媽笑著說道:“老身姓寧,是方先生的近鄰。玉芝小姐求我去監中探望她父親,方先生便託我帶了一個字柬給相公,讓你看看。” 說罷,她從袖中取出字柬,遞了過去。
三公子接過,小心翼翼地拆開看畢,臉上露出為難之色,說道:“這如何使得!我受方恩公如此大恩,還沒來得及報答,怎麼能在他遭遇困境之時,反倒定下他女兒的婚事呢?此事萬萬難以從命。況且婚姻大事,若無父母之命,我怎敢擅自做主呢?”
寧婆一聽,連忙勸道:“相公這話可就說錯了。這事兒本就不是相公主動提的,而是方先生的一番心意。再者說,他家中無人,男女共處一室,多有不便,容易招來閒言碎語。所以才託我來向你多多致意。相公既然說受了他莫大的恩情,那何妨應允了此事,然後再一起商量著救方先生,豈不是一舉兩得?”
三公子聽了,心中暗自思量:“難得方老先生這般好意,而且此事關乎名節,確實應慎重考慮。看來,還是應了的好。” 寧婆見三公子面露猶豫之色,知道他有些動心了,便趁熱打鐵,又道:“相公不必再猶豫了。這玉芝小姐,想必相公還未曾見過。她呀,生得端莊秀麗,貌若天仙,簡直比畫兒上的美人兒還要好看。而且她賢良淑德,品德過人,詩詞歌賦,無一不通,這些可都是跟著她父親學的。至於女工針黹,更是心靈手巧,精巧絕倫。相公若是應允了這門親事,那可真是天作之合,美滿良緣吶!”
三公子聽了,心中一動,說道:“多承媽媽費心,小生應下就是了。” 寧婆見事情已成,笑著說道:“相公既然應允了,怎麼也得有點聘定之物,這樣我明天也好回去向先生交差。” 三公子面露難色,無奈地說:“聘禮我本是有的,只是此番遇難逃奔,匆忙之中,未曾帶在身邊,這可如何是好?” 寧婆婆爽朗地笑道:“相公不必為此為難。只要相公心意堅定,不食言反悔就行。” 三公子鄭重其事地說:“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何況我受方夫子如此大恩,怎會食言呢!”
寧婆點頭稱讚道:“相公說得實在是有理。俗語說得好:‘知恩不報恩,枉為世上人。’再者說,女婿有半子之勞,相公也該想想辦法,救救方先生才是。” 三公子皺著眉頭,沉思片刻後說:“若要救方夫子,其實並不難。只是小生病體剛剛痊癒,身體還很虛弱,無法親自到縣衙去。若要寄一封書信,又怕無人敢幫忙投遞,實在是兩難啊。” 寧媽媽拍著胸脯說:“相公若肯寄信,我替你送去如何?只是就怕你的信不管用。” 三公子自信滿滿地說:“媽媽只管放心,你要是敢送這書信,到了縣內,就叫他們大開中門,說有要緊之事,要見縣官,務必當面投遞。他若不開中門,縣官不見,千萬不可將此書信落入別人之手。媽媽,你可敢去嗎?” 寧媽媽滿不在乎地說:“這有什麼不敢的?只要相公的書信管用,我才不怕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