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回 公孫策探水遇毛生 蔣澤長沿湖逢鄔寇(第2/4 頁)
向搜尋過去。大約遊了二三里遠,就到了堤岸。蔣平上了堤岸,脫下水靠,找了一棵大樹,把水靠藏在樹枝丫間。他邁著輕快的步伐向前走去,果然看到一座廟宇,匾額上寫著 “三皇廟”。蔣爺悄悄地走進廟裡,左看右看,一個人影都沒有。他又四處尋找,來到了廚房,只聽見裡面傳來陣陣呻吟聲。蔣爺上前一看,原來是個年老體弱、身患疾病的僧人。那僧人一見到蔣爺,嚇得連忙說道:“這事可跟我沒關係,都是我徒弟把那先生和千總放走了,他自己卻逃走了,這不是要害我嗎?求老爺可憐可憐我。”
蔣爺聽了,覺得話裡有蹊蹺,連忙問道:“我正是為了搭救先生而來。他們到底怎麼樣了?你可要詳細說來。” 老和尚說:“既然您是來搭救先生和千總的,想必是位官長了,恕老僧不能行禮了。就在幾天前,有兩個人在旋窩落水,被眾水寇撈了上來,控水救活了。其中有個千總黃大老爺,不光僧人我認識,那些水寇也都認得。一問另一個人,才知道是公孫策老爺,是奉旨來幫助按院查驗水災、修理河工的。水寇們聽了,都慌了神,大家一商量,私拿朝廷命官可不是小事,就把二位老爺交給我徒弟看守,留下三個人繼續在水上劫掠行船,其餘的都去襄陽王那裡報信了,還說要麼把二位官長殺了,要麼就押解到軍山,交給飛叉太保鍾雄。他們走後,老僧和徒弟一合計,不如把二位老爺放了。我讓徒弟也逃走了,我這把老骨頭,又身患疾病,逃也逃不動,是殺是剮,隨他們的便,我雖死也無怨。”
蔣平聽了,連連點頭,稱讚道:“難得這僧人一片好心。” 接著連忙問道:“這些水寇的頭目叫什麼名字?” 老僧回答:“他自稱鎮海蛟鄔澤。” 蔣爺又問:“你知道那先生和千總去哪兒了嗎?” 老僧說:“我們這兒極其荒涼偏僻,一邊臨水,一邊靠山,只有一條崎嶇難行的小路,大概有幾里地遠,地名叫螺螄灣。到了那兒,就有人家了。” 蔣爺問:“要是從水路去螺螄灣,能到嗎?” 老僧說:“不但能到,而且還很近,不過二三里地。” 蔣爺又問:“你知道水寇什麼時候回來嗎?” 老僧說:“大概一兩天就回來了。” 蔣平問清了來龍去脈,說道:“和尚你只管放心,保證你沒事。明天就會有官兵來捉拿水寇,你可別害怕。我這就去了。” 說完,轉身出廟,來到大樹下,穿上水靠,一頭扎進水中。
沒一會兒,蔣平順利穿過旋窩,像一條靈動的魚兒,從水中一躍而出,看到清平在那邊船上焦急等候,趕忙上船。他貼近清平,低聲卻有力地說道:“千總,你速速回去稟報大人。明日你帶領五十名官兵,乘船悄悄埋伏在三皇廟附近。一旦有水寇進廟,你們就把廟團團圍住,大聲吶喊,但先不要進廟。等他們從廟內出來,你們再從後面殺進去。倘若他們跳入水中,你們只管輪流巡查,我在水裡自有辦法應對。” 清平面露難色,憂心忡忡地說:“只怕旋窩難以透過,怎麼能到達三皇廟呢?” 蔣爺自信滿滿地拍了拍清平的肩膀,安慰道:“放心吧,沒事兒了。先前難以透過,是因為水裡有賊,他們用鐵錐鑿船。現在我已經殺了三個賊人,水路平安無事了。” 清平聽後,不禁暗暗稱奇,好奇心作祟,又追問道:“蔣老爺,您現在打算去哪兒呢?” 蔣平目光堅定,語氣沉穩地說:“我已經打聽清楚了,公孫先生與黃千總都有下落了,趁現在我要去探訪一番。” 清平一聽公孫先生與黃千總有了下落,頓時喜形於色,眼睛都亮了起來。只見蔣爺再次如蛟龍入海,一頭扎進水裡,水面上只留下一溜迅速散開的水波,水紋向左右兩邊分開,他朝著西北方向飛速游去。清平這下徹底心服口服,再也不敢小瞧蔣爺了,趕忙吩咐水手調轉船頭,匆匆趕回按院衙門。
再說蔣爺在水裡,朝著螺螄莊奮力游去,中途換了好幾次氣。正遊著,突然感覺水面上 “刷” 的一聲,他急忙直起身子張望,只見一個人站在筏子上,正撒網捕魚。那人一門心思都在網上面,冷不丁瞧見蔣爺,嚇得渾身一哆嗦。回頭一看,蔣爺穿著水靠,身材瘦小,活像一隻敏捷的猴子,忍不住笑道:“你這副模樣,也敢在水裡當賊寇?這不是讓人笑掉大牙嗎?我跟你說,像你們這些小毛賊,我可不怕。更何況你這小不點兒,我都懶得加害你,還不趕緊給我滾?要是再磨蹭,惹惱了我,只怕你小命都難保。” 蔣爺不慌不忙,禮貌地拱手說道:“我看你也不像在水面上討生活的普通漁夫,我也不是在水裡為非作歹的賊寇。請問您貴姓?我是特地來問路的。” 那人滿臉疑惑,皺著眉頭問道:“你既然不是賊寇,為什麼穿成這樣?” 蔣爺耐心解釋道:“我向來水性極好,因為要到螺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