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回 復原職倪繼祖成親 觀水災白玉堂捉怪(第2/4 頁)
。艾虎雖然以下犯上,略有罪名,但因為告發御冠有功,予以寬免。”
倪繼祖接到旨意後,立刻寫了奏摺謝恩。皇上又詢問朱絳貞釋放的事情,倪繼祖詳細地一一陳奏。他還附上了一個夾片,講述了倪仁被害、李氏含冤、賊首陶宗和賀豹的惡行,以及義僕楊芳也就是倪忠的忠義之舉,還有祖傳的並梗玉蓮花失而復得的詳細經過。天子看了,龍顏大悅,稱讚道:“卿家有這麼多曲折的故事,可稱得上是一段佳話。” 於是,追封倪仁為五品官銜,李氏也被封誥命。倪太公倪老兒賞了六品職銜,可以隨任養老。義僕倪忠賞了七品承義郎,仍隨任服役。朱絳貞和倪繼祖有玉蓮花聯姻的緣分,奉旨完婚。朱煥章恩賜進士。陶宗、賀豹嚴令緝拿,一旦抓獲,立即正法。倪繼祖磕頭謝恩,又向皇上請訓,定好日子回任。之後,他又到開封府拜見包公。此時,北俠父子被南俠請去,眾英雄歡聚一堂。倪太守又到展爺的寓所,一來是拜望,二來是誠懇地邀請北俠、小俠務必一同到任。北俠推辭不過,只好和艾虎一起前往杭州。倪太守重新接任後,立刻拜見了李氏夫人和太公夫婦。李氏夫人依然吃齋唸佛,獨自在靜室居住。倪太守又派倪忠跟隨朱煥章一起去,遷回了倪仁的靈柩,抓住賀豹後,立刻將其正法祭靈,之後安葬立墳。白事辦完,又辦紅事,倪太守和朱老先生選定吉日,與朱絳貞完婚。婚禮自然是熱鬧非凡,這裡就不再贅述。北俠父子在任期間,太守對他們敬如上賓。等所有事情都辦完了,他們父子便前往茉花村。
且說仁宗天子自從將馬朝賢正法之後,常常想起襄陽王,心中憂慮重重,就像一塊大石頭壓在心頭。偏偏洪澤湖連年水災,朝廷屢次接到奏摺,不是這裡百姓被淹,就是那裡禾苗受損,為了治理河工,耗費了無數的國課,卻總是勞而無功。
這一天,皇上單獨召見包相,商量這件事。包相便舉薦顏查散,說他才識過人,既有操守又有作為,完全能夠勝任治理水災的重任。聖上當即升顏查散為巡按,負責稽查水災,兼理河工民情。顏大人謝恩後,立刻前往開封府,一來是向包公告辭,二來是討教治水的方法。包公耐心地說了些治水的方法,強調道:“雖然有現成的章程,但必須根據地勢的高低來,一定要做到堵洩得當,才能成功。” 顏查散又向包公要公孫策和白玉堂,希望他們能 “同門生一起,幫忙處理治水的一切事務”。包公答應了。第二天早朝,包公奏明聖上,主簿公孫策、護衛白玉堂隨顏查散前去治水。聖上早就知道公孫策很有才能,當即封他為六品職銜;白玉堂的本領,聖上也向來了解,批准二人一同前往。顏巡按謝恩請訓後,即刻起程。
一天,顏巡按來到泗水城,知府鄒嘉早已在城外迎接。顏大人詢問了水勢的情況,忽然聽到衙門外百姓喧鬧。原來是赤堤墩的百姓前來控告水怪。顏大人吩咐把難民中年紀大些的叫幾個進來問話。不一會兒,帶進了四名鄉老。只見他們面容憔悴,衣衫破舊不堪,一副悽慘的模樣,他們上前叩頭,哭喊道:“大人救命啊!” 顏大人關切地問道:“你們來這裡有什麼事?” 鄉老們哭訴道:“小民們連年遭受水災,已經夠不幸了,沒想到近來水中生出了水怪,時常出來傷人。要是遇到跑得快的,它就把窩棚拆毀,把東西搶掠一空,害得小民們時刻都不得安寧,懇請大人務必捉拿水怪。” 顏大人安慰道:“你們先回去,本院自有辦法。” 眾鄉老叩頭後出了衙門,通知了眾人,大家便散去了。顏大人和知府談了許久,決定第二天登上西虛山觀察水勢。知府退下後,顏大人又和公孫先生、白五爺商議了一番。
第二天,顏巡按坐著轎子來到西虛山下,知府早已在那裡畢恭畢敬地等候伺候。顏巡按換乘馬匹,向山上行進,到了半山腰,連馬都無法繼續前行,眾人只好下馬,徒步攀登。歷經艱難,終於到達山頭,放眼望去,只見一片白茫茫的湖水,波濤洶湧,如千軍萬馬奔騰咆哮,從赤堤灣浩浩蕩蕩地漫延至赤墩,然後順流而下,經過橫塘,流向楊家廟。一路上,洪水衝浸的地方數不勝數,房屋像被巨人隨意推倒的積木,七零八落,樹木也像是被狂風肆虐過的柔弱枝條,東倒西歪。再看赤堤墩的百姓,全都在被水淹沒的地方搭起了簡陋的窩棚勉強棲身,他們給這個地方取名叫 “捨命村”。他們本應該搬到橫塘去,可路途實在太過遙遠,吃飯都成問題,所以只能捨命留在這裡。那一片悽慘荒涼的景象,讓人看了揪心不已。
旁邊的白五爺,看到這一幕,心中頓時湧起一股強烈的憐憫之情,就像有一隻無形的手揪著他的心。他暗自思忖:“百姓們遭受如此苦難,連個安穩的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