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謠破途通,文改推進(第2/3 頁)
\"究竟應該怎樣取捨呢?\" 朱標的眉頭緊緊鎖在一起,形成一道深深的溝壑,臉上滿是糾結與矛盾之色。他一遍遍地在心中反覆掂量著其中的利害關係,權衡各種可能產生的後果,但始終無法輕易地下定最後的決心。
經過長時間的苦苦思索之後,朱標終於做出了一個暫時的決定:先給予宋祭酒嚴厲的警告,責令他有所收斂,暫且觀察一下局勢的發展再做進一步的打算。
同時,朱標決定加大對新學科的推廣力度,以實際成果來證明新學科的價值,從而贏得更多人的支援。他立即召集了陳夫子等一批支援革新的學者,商討如何進一步推廣新學科。他邀請更多知名學者來國子監講學,鼓勵學子們積極參與新學科的研究和學習。
在朱標的推動下,國子監內學術氛圍日益濃厚。新學科的優秀成果不斷湧現,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學子參與其中。一場別開生面的成果展示會在國子監舉行。
各種新奇的儀器、精妙的模型、令人歎為觀止的實驗成果,讓學子們眼界大開,對新學科的熱情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看著眼前熱鬧的景象,朱標嘴角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他知道,他的計劃成功了。新學科的影響力正在迅速擴大,而他,也逐漸掌控了局勢。
朱標走到陳夫子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長地說道:“陳夫子,好戲才剛剛開始……”
朱標的雷霆手段暫時壓制了宋祭酒,新學科在國子監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欣欣向榮。
然而,儘管表面上風平浪靜,但暗地裡的波濤洶湧卻從未停歇過。那股暗流就像是隱匿在暗處的毒蛇,悄悄地潛伏著,等待著最佳的時機,然後猛地撲出給予致命一擊。
宋祭酒雖然在此前遭遇了沉重的挫敗,但他那顆爭強好勝的心並沒有因此而熄滅。相反,他憑藉自己多年來在文人圈子中的摸爬滾打所積累下來的經驗和人脈,深知其中的門道與規則。於是乎,他開始不動聲色地秘密聯絡起了一群同樣固執己見且守舊的文人墨客。
這群人湊在一起後,經過一番密謀策劃,決定改變策略,不再像之前那樣大張旗鼓地公然對抗新科舉制度。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更為陰險狡詐的手段——散佈各種謠言,蓄意製造社會恐慌情緒。
“你們都聽說了嗎?這次新科舉的考試內容完全就是脫離實際啊!盡是一些稀奇古怪的技術和淫巧之術,對於治理國家、安定邦交根本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幫助可言吶!”有人故作神秘地壓低聲音說道。
“可不是嘛!我還聽說這回科舉居然要考查什麼算學、格物之類的東西,這不是純粹的胡鬧嗎?咱們這些正兒八經的讀書之人,理應專心研讀那些古聖先賢留下來的經典著作,透過自我修養、管理家庭進而實現治國平天下的宏偉抱負。怎麼能沉迷於這些不入流的旁門左道呢?”另一個人隨聲附和道。
諸如此類的言論就這樣在文人圈子裡如幽靈般悄然傳播開來,其速度之快猶如一場可怕的瘟疫。起初,那些原本對新科舉制度滿懷憧憬和期望的莘莘學子們,在聽到這些流言蜚語之後,內心也漸漸地產生了動搖。
他們或是對新內容感到茫然,或是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對新科舉的未來充滿了擔憂。一股無形的壓力,如同厚重的烏雲,籠罩在國子監的上空,也壓抑在朱標的心頭。
朱標靜靜地佇立在東宮那扇雕飾精美的木窗之前,身姿挺拔如松,一襲月白色長衫隨風微微飄動。他那雙深邃如海的眼眸,此刻正凝視著遠方那處人頭攢動、熱鬧非凡的文人聚集地,目光凝重而又銳利,彷彿能夠穿透重重迷霧,洞悉其中隱藏的秘密與陰謀。
他深知,儘管表面上風平浪靜,但以宋祭酒為首的那些人並沒有真正死心塌地地放棄反抗。相反,他們就如同隱匿於黑暗中的毒蛇一般,悄無聲息地潛伏著,暗自醞釀著更為龐大且陰險的陰謀詭計,等待著時機成熟便會猛然出擊,給予致命一擊。
正當此時,一陣輕微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傳來,打破了書房內原本死一般的沉寂。緊接著,一名侍衛恭恭敬敬地立於門外,輕聲稟報:“殿下,陳夫子求見。”
“讓他進來吧。”朱標的視線從窗外緩緩收回,他轉過身來,步伐沉穩地朝著那張堆滿書卷和筆墨紙硯的書桌走去。
片刻之後,只見陳夫子神色匆忙地踏進書房,腳下生風般快步來到朱標面前。他那張平日裡總是和藹可親的面龐此刻卻佈滿了焦慮之色,額頭上甚至滲出了細密的汗珠。還未等站穩腳跟,陳夫子便迫不及待地開口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