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謠破途通,文改推進(第1/3 頁)
侍衛領命而去,朱標披上黑色斗篷,悄然離開了東宮。夜色濃重,掩蓋了他的行蹤,也掩蓋了國子監裡暗流湧動的氣氛。他如同一道幽靈,穿梭在寂靜的宮牆之間,朝著國子監的方向而去。
抵達國子監時,朱標並未驚動任何人,而是選擇暗中觀察。他深入到學子中間,不動聲色地收集著關於謠言的蛛絲馬跡。他神情嚴肅,眼神堅定,彷彿能洞察一切,學子們感受到他身上散發出的威嚴,氣氛驟然緊張起來。
經過數日不辭辛勞、小心翼翼的暗訪之後,朱標終於成功蒐集到了充足且有力的證據。此刻,他面沉似水,端坐在書房之中,目光冷峻而犀利。
隨著一聲傳喚,吳學子戰戰兢兢地走了進來。朱標連寒暄都省卻了,直接開門見山地發問道:“吳學子,那些擾亂人心的謠言想必就是出自你手吧?”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質問,吳學子心中一驚,但仍強作鎮定,試圖用閃爍不定的眼神和支支吾吾的言辭來掩蓋自己的心虛與慌張。
然而,朱標早有準備。只見他緩緩從袖中取出一封書信,信箋展開,上面赫然是宋祭酒寫給吳學子的筆跡,清晰明瞭地記載著整個散佈謠言的詳細計劃以及二人之間的密謀細節。
看到此信,吳學子的心理防線瞬間崩潰。他的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原本還算白皙的面容剎那間變得慘白如紙,豆大的汗珠順著額頭滾滾而下,彷彿剛剛經歷了一場噩夢。
一旁的宋祭酒眼見形勢不妙,急忙趨身上前,想要替吳學子辯解幾句:“殿下啊,這裡面肯定存在一些誤會,請您務必聽我解釋一番......”話未說完,便被朱標的怒喝聲生生打斷。
“宋祭酒!如今鐵證如山,擺在眼前,你還有何話可說?”朱標的聲音猶如寒夜中的冰霜,冷酷無情,沒有絲毫轉圜餘地。一時間,整個書房內的氣氛壓抑至極,凝重得讓人幾乎無法呼吸。
朱標對於維護革新成果展現出了無與倫比的堅定決心,這份執著與堅毅讓人無法產生絲毫質疑。緊接著,朱標毫不猶豫地將吳學子所犯下的種種罪行毫無保留地公諸於眾。
當眾多學子聽聞這一驚人真相之後,現場頓時陷入一片譁然之中。他們憤怒不已,紛紛對吳學子那卑鄙無恥的惡劣行徑予以嚴厲指責和痛斥。此時此刻,吳學子已然成為眾矢之的,遭受著來自四面八方的鄙夷和唾棄。他面紅耳赤、無地自容,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懊悔與羞恥,恨不能立刻尋得一條地縫,然後一頭鑽進去,永遠消失在人們的視野當中。
與此同時,那位指使吳學子四處散播謠言的宋祭酒,其自身形象也因這一事件而受到極大損害,可謂是顏面盡失、威風掃地。曾經高高在上、受人敬仰的他,如今淪為了人們口中的笑柄和批判物件。
朱標憑藉著過人的智慧與果敢手段,成功地扭轉了整個局面,一種掌控全域性、主宰一切的強烈感受如潮水般湧上心頭。他目光銳利地凝視著眼前那狼狽至極的宋祭酒,嘴角微微上揚,流露出一抹輕蔑的冷笑:“宋祭酒啊宋祭酒,事到如今,你可還有什麼話好說呢?”
只見宋祭酒面色慘白如紙,彷彿瞬間失去了所有血色一般。他的雙唇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喉嚨裡像是被什麼東西堵住似的,縱然有千言萬語想要辯解,但最終卻連一個字都吐不出。這位昔日不可一世的人物怎麼也沒有想到,本想借助此次事件給予朱標沉重一擊,未曾料到卻是弄巧成拙,親手搬起一塊巨石狠狠地砸在了自己腳上。
回到東宮書房後,朱標獨自置身於那昏暗的燭光之下,腳步緩慢而沉重地來回踱著步。窗外,夜風如怒號般呼嘯而過,猛烈地拍打著窗戶,樹枝在風中搖曳,投射出一片片詭異的陰影,它們似乎也在以這種方式映襯著朱標此時內心的洶湧波濤。
宋祭酒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如同導火索一般,點燃了朱標心中積壓已久的怒火。這無疑給他提供了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一個能夠將那些阻撓革新的勢力一舉剷除的絕佳契機。
\"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朱標口中喃喃低語,聲音雖輕卻透著無比的堅定。他緊緊地握起拳頭,因用力過度致使指節微微發白,青筋暴突,彷彿已然下定了決心要採取果斷行動。
然而,就在下一剎那,他原本堅毅的神情突然出現一絲遲疑和猶豫。因為朱標心裡很清楚,宋祭酒此人在那幫守舊的文人士大夫中間享有崇高的威望,如果對其處理手段過於嚴苛激烈,必然會引起更強烈的牴觸情緒,甚至有可能激發整個舊文人集團群起而攻之,掀起一場規模浩大的集體抗爭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