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藥堂風雲:沉冤終雪(第1/3 頁)
那老院判,本就出身醫學世家,自小受著懸壺濟世、醫者仁心的教誨長大。一生沉浮於太醫院,見過宮廷中為求長生、爭寵而炮製的各種荒誕丹藥,也目睹民間醫藥行裡,為逐利不擇手段的蠅營狗苟。那些以次充好、製假售假的行徑,在他眼中,是對生命的褻瀆,是抹黑整個醫藥行業的汙漬,每每談及,便氣得鬍鬚顫抖,直呼世風日下。
胡秋水初次登門拜訪時,老院判本是閉門不見的。這些年,求他出山辦事的人太多,他早已厭煩這類應酬。可胡秋水不死心,每日守在門外,從破曉到黃昏,幫忙清掃庭院、挑水劈柴,還不時託人給老院判送去些鄉間蒐羅來的珍稀藥材,附上字條,寫明自己經營藥堂的初心,以及此次蒙冤的無奈與悲憤。幾日後,老院判終是被這份誠摯打動,將胡秋水喚進屋內。胡秋水剛一開口訴說自家藥堂遭遇,老院判便拍案而起:“老夫在這醫藥行摸爬滾打大半輩子,最恨的就是這般下作手段!救人性命的藥堂,竟成了他們謀財害人的戰場,實在是天理難容!” 他的眼神中滿是怒火與痛心,當場便應下幫忙之事。老院判帶著證據和藥材樣本進了縣衙,那氣勢,仿若帶著千軍萬馬,要為正義衝鋒陷陣。縣衙眾人見他前來,紛紛行禮,知縣大人更是趕忙下堂相迎,恭敬有加:“院判大人親臨,真乃本縣之榮幸,這案子有勞您費心了。” 老院判微微頷首,徑直走向堂中的查驗桌案。
他先是鋪開一塊潔淨的白布,小心翼翼地將藥材樣本一一擺開,眼神瞬間銳利如鷹。拿起那根被掉包的黃芪,他對著光端詳,口中唸唸有詞:“黃芪者,補氣之良藥,正品該是根條粗壯、紋理清晰,這根看似形似,實則色澤虛浮,必是用了劣質貨染色充數。” 說罷,他從隨身的箱籠裡取出一套精緻的銀質器具,輕輕刮下些許粉末,放入一個小巧的瓷碟。緊接著,他點燃酒精燈,用鑷子夾著瓷碟在火焰上緩緩加熱,目不轉睛地觀察著粉末的變化。“你們瞧,正常黃芪加熱後,會散發出一股濃郁的豆香,這假的呢,只有刺鼻異味,炮製時新增的化學藥劑暴露無遺。” 老院判一邊操作,一邊激昂陳詞,聲音在縣衙大堂迴盪,令在場眾人皆心生敬畏。查驗那味混入的假當歸時,老院判更是痛心疾首。“當歸,養血調經之要藥,炮製講究‘頭止血,身養血,尾破血’,工序嚴謹。可這假藥,全然不顧藥理,隨意切割拼接,雜質還多,吃了不僅無益,反會傷身!” 他將當歸折斷,指著斷面粗糙不均的紋理,怒視著一旁的瑞和堂眾人,“你們為了銀子,把病人安危置於何地?”
再看那些特殊沙石雜質,老院判仔細檢視,而後重重拍在桌上:“這些沙石絕非藥材天然夾帶,定是那製假作坊粗製濫造時混入的,這簡直是草菅人命!” 每一個查驗環節,他都解說得詳細入微,言語中滿是對醫藥正道的堅守,對奸商惡行的唾棄。
查驗完藥材成分,老院判又拿起那塊關鍵的衣角布料。“衣物雖不起眼,卻是關鍵線索。這布料質地、顏色,還有磨損痕跡,與瑞和堂夥計著裝一致,結合證人所言,鐵證如山!” 他的話語擲地有聲,不容置疑。
一番詳盡查驗後,老院判挺直腰桿,面向縣太爺,神色莊重地開口:“大人,老夫以畢生所學、行醫之名擔保,這濟世藥堂的藥材,確鑿是被惡意掉包的假藥材,種種跡象,源頭直指瑞和堂。醫藥之事,關乎生死,絕不容許這般惡意踐踏,若不嚴懲,往後百姓用藥安全何以為繼?” 這番陳詞,激昂慷慨,感人肺腑,在場之人無不為之動容。
知縣大人聽得連連點頭,臉色愈發陰沉。他本就因這棘手案子頭疼,如今有老院判這般權威定論,哪還能偏袒。當下便傳令再次升堂。
知縣大人傳令再次升堂,衙役們得令,迅速分列兩旁,手中水火棍重重頓地,齊聲高呼:“威武 ——” 這震耳欲聾的呼喊,讓喧鬧的大堂瞬間噤聲,所有人都不自覺地挺直了腰背,目光齊刷刷投向堂前。
胡秋水站在原告席上,表面看似鎮定自若,可藏在袖中的雙手卻不自覺地攥緊,掌心滿是汗水。他微微仰頭,目不斜視,心中既懷揣著對公道的渴望,又免不了忐忑。畢竟這場官司關係著藥堂的生死存亡,數月來的心血、夥伴們的期待,全繫於此,他在心底默默祈禱:今日定要還藥堂清白。身旁的二蛋、小川子,也是一臉嚴肅,二蛋緊咬著牙關,腮幫子鼓起,恨不得此刻就衝上去把瑞和堂的人狠狠教訓一頓;小川子則不斷偷瞄胡秋水,從對方沉穩的站姿裡汲取著勇氣。
對面的瑞和堂掌櫃,被兩名衙役架著胳膊拖進堂內,往日那不可一世的神氣早已消散殆盡。他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