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小川子的病(第2/3 頁)
瞪得銅鈴般大,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草叢被他翻得亂七八糟。終於,在一片雜草叢裡發現了幾株柴胡,細長的莖,窄窄的葉片,正是他要找的。胡秋水趕緊從腰間抽出小鏟子,小心翼翼地連根挖起,寶貝似的放進簍中,嘴裡還唸叨著:“小川子,有救了,哥哥找到藥啦。” 臨近溪邊,他又發現了大片魚腥草,鮮嫩的葉片看著就充滿生機,他迅速採了不少,沉甸甸的竹簍讓他的背微微彎下,卻也給他帶來滿滿的希望,彷彿弟弟已經康復,又在眼前活蹦亂跳。
胡秋水揹著滿滿一簍草藥匆匆回到家,連口氣都顧不上喘,就直奔廚房。他把採來的草藥一股腦倒在地上,蹲下身子,手指靈活又迅速地分揀,剔除掉夾雜的枯枝敗葉,再拿到水盆裡清洗乾淨,按照腦海裡想好的方案,開始熬藥。灶膛裡的火被他燒得旺旺的,映照著他滿是疲憊卻無比堅定的臉龐,汗水從額頭滾落,掉進火裡,發出 “滋滋” 的聲響。
藥鍋裡,草藥隨著沸水翻滾,散發出一股混合的草木清香,瀰漫了整個屋子。胡秋水守在一旁,眼睛一眨不眨地緊緊盯著火候,時不時用筷子攪拌一下,確保藥效充分熬出。鍋裡的湯汁咕嚕咕嚕冒著泡,像是在訴說著救命的希望。藥熬好後,他小心翼翼地濾出湯汁,端到小川子床邊,雙手因為緊張微微顫抖。
看著昏迷的弟弟,胡秋水輕聲哄著:“小川子,哥哥餵你喝藥咯,喝了藥病就好了,咱還能一起去村口玩呢。” 他輕輕扶起弟弟,讓弟弟靠在自己懷裡,一小勺一小勺地把藥喂進小川子嘴裡,每喂一勺,就停下來,眼睛死死盯著弟弟的臉,觀察他的反應,生怕又吐出來。喂完藥,他又打來一盆涼水,擰乾毛巾,輕輕擦拭小川子滾燙的身體,從額頭到脖頸,從手臂到小腿,一處不落,嘴裡還喃喃說著:“把熱度降下來,炎症也能消得快些。”夜晚來臨,胡秋水不敢閤眼,一直守在床邊。他搬來一個小凳子,坐在那兒,時刻留意著小川子的體溫變化,隔一會兒就伸手摸摸額頭,還把小川子的細微動靜都記錄在一張破舊的紙上,脈搏跳動頻率、出汗情況,事無鉅細。一旦發現體溫有上升的趨勢,他就再給弟弟喂一點稀釋過的藥湯,或是用溼布更換著擦拭身體,機械又專注地重複著這些動作,彷彿整個世界只剩下弟弟的病情。就這樣,在胡秋水沒日沒夜的精心照料與治療下,轉機終於出現了。第三天清晨,第一縷陽光透過窗戶縫隙照進來的時候,小川子的手指輕輕動了一下。胡秋水原本正趴在床邊打盹兒,瞬間驚醒,眼睛死死盯著弟弟,大氣都不敢出,生怕是自己的錯覺。緊接著,小川子緩緩睜開雙眼,雖然眼神還有些迷茫虛弱,但那熟悉的靈動勁兒開始慢慢回來。
“娘…… 哥哥……” 小川子微弱地叫著,聲音像是破舊的風箱,斷斷續續,卻如同天籟。胡秋水眼眶泛紅,激動地大喊:“爹,娘,小川子醒了!” 聲音因為興奮和疲憊而沙啞乾裂。家人聞聲衝進屋子,看到清醒過來的小川子,先是一愣,隨即爆發出一陣狂喜。
母親第一個撲到床邊,膝蓋差點磕在床沿上,她全然不顧,雙手急切地捧起小川子的臉,淚水決堤而出,邊哭邊唸叨:“我的老天爺啊,可算把你盼醒了!你要是有個三長兩短,娘也不活了!” 她把臉貼在小川子的額頭上,感受著那不再滾燙的溫度,又哭又笑:“兒啊,你可把孃的心都揉碎了,這幾天娘沒一刻踏實的,多虧了你哥啊!”父親幾步跨到跟前,眼眶也是紅紅的,他伸手摸摸小川子的腦袋,聲音帶著幾分哽咽:“醒了就好,醒了就好啊!祖宗保佑,咱家沒折了這根苗苗。” 隨後,他轉身看向胡秋水,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感慨道:“秋水啊,這次真虧了你!爹一直當你還是個半大孩子,沒成想關鍵時候,就你能扛事兒,本事比爹還大!”姐姐跟在父親身後,手裡還攥著為小川子祈福的平安符,她衝到床邊,一下塞進弟弟手裡,帶著哭腔說:“小川子,你可算醒了!姐姐天天去廟裡求菩薩,這下菩薩顯靈了。你不知道,這幾天哥哥為了救你,累得不成人形,以後你可得好好報答哥哥!”接下來的幾天,小川子的病情持續好轉,能坐起來喝米粥,還能和家人說上幾句話。一開始聲音還很微弱,慢慢就有了力氣,臉上也泛起了紅暈。家人看著逐漸恢復活力的小川子,對胡秋水又驚又喜。
父親走到胡秋水面前,再次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裡滿是讚許:“兒啊,這次的事,爹看得真真兒的,你有能耐,有見識!往後家裡大事小事,你都拿主意。春耕咋安排,囤糧咋規劃,爹都聽你的。”
母親拉著胡秋水的手,輕輕摩挲著,眼裡滿是欣慰與依賴:“秋水,娘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