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意外訪客(第2/2 頁)
焚卻強迫自己鎮定下來。他一個箭步跨到眾人面前,大聲喊道:“大夥先冷靜冷靜!聽我說,這病就是普通的風寒,沒大家想得那麼可怕。只要做好隔離防護,根本不會大面積傳染。我把他們安置在這空地,離村子有一段距離,平日裡我進出都會用石灰水仔細洗手消毒,絕不可能把病帶出去。咱要是把他們趕走,他們就只有死路一條,咱村向來熱情好客,怎能幹這種事!” 他說得口乾舌燥,眼神卻誠懇又堅定,直直地看向眾人。村民們聽著,面面相覷,吵鬧聲漸漸弱了下去,緊張的局面好歹穩住了。說到瘟疫防治知識,胡秋水更是開啟了話匣子:“大夥有所不知,瘟疫傳播,大多靠飛沫和接觸。就像現在這風寒疫病,病人咳嗽、打噴嚏噴出的飛沫裡裹挾著能得病的東西,旁人要是不小心吸入,就容易染病。所以啊,咱們得把病人單獨安置,別近距離接觸。還有,凡是接觸過病人的物件,都要用開水煮上半晌,或者拿烈酒反覆擦拭,消了毒才能再用。這石灰水洗手更是關鍵,能把手上沾的病統統殺掉,大夥可千萬得記住咯!” 村民們聽著這些新奇又有理有據的說法,雖仍有些疑慮,但也不再執意驅趕。
接下來的日子,胡秋水把全部心思都放在照料外鄉人上頭。天還沒亮透,他就輕手輕腳起身,先去檢視病人的狀況。他準備了一個簡陋的本子,仔細記錄著李老漢和李達的熱燒變化、咳嗽頻率、痰液狀態等症狀。山間野地成了他最常出沒的地方,為了尋覓更多對症的草藥,他頂著烈日,在草叢裡翻找,在灌木叢中穿梭,汗水浸溼了後背也渾然不覺。為了給病人補充營養,胡秋水把家裡為數不多的雞蛋也貢獻了出來,煮成細膩的蛋花湯,一勺勺餵給虛弱的病人。小櫻桃看著胡秋水日益憔悴,眼眶泛紅,主動過來幫忙。她心靈手巧,幫忙熬藥、煮粥,動作嫻熟又利落。還把自己攢了許久的一點柔軟布料拿出來,裁剪縫製成乾淨的手帕,遞給病人,方便他們擦拭汗水與痰液。
李老漢的病情反覆無常,像捉摸不定的暴風雨。有時白天看著精神稍好,能勉強嚥下幾口粥,可到了夜裡,突然就發起高燒,整個人陷入昏迷。胡秋水守在床邊,半步不敢離開,用溼布一次次蘸著涼水,輕輕擦拭李老漢滾燙的身體,口中還喃喃低語:“李大爺,您撐住,病魔看著嚇人,其實沒那麼厲害,您一定能挺過去的。” 李達的身體則如春日抽芽的柳枝,慢慢有了起色,能靠著草堆坐起來,和大家說上幾句簡單的話,眼中也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苗。
外鄉人徹底康復那天,陽光似乎都格外明媚。為首的中年漢子一臉鄭重,從懷裡掏出一塊溫潤的玉佩,遞到胡秋水面前:“小哥,我們實在沒啥值錢物件,這塊家傳玉佩,你收下。別看它不起眼,日後要是遇上難處,拿著它去城裡找我們,只要力所能及,絕不含糊。” 胡秋水推辭不過,只好收下。
這事像長了翅膀,迅速傳遍村子每個角落。村民們聚在村口閒聊時,總會豎起大拇指誇讚:“胡秋水這孩子,心善又有擔當,咱村能有他,真是大夥的福氣。” 先前那些叫嚷著要趕走外鄉人的村民,想起當時的衝動,不禁臉上火辣辣的,打心底裡佩服起胡秋水的大義。
胡秋水的家人更是滿臉驕傲,母親走到哪兒都忍不住唸叨:“我家秋水從小就心軟,見不得別人受苦,這次也多虧了大夥信他,沒鬧出亂子。” 父親也重重拍著胡秋水的肩 膀說:“兒啊,你做得對,做人就得有這份良心。” 經此一事,胡秋水在村裡威望愈發高漲,孩子們看他的眼神滿是崇拜與嚮往,大人們也樂意聽他分享新奇想法,他在明朝鄉村的生活,因這份善意與擔當,翻開了更溫情動人的嶄新篇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