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收到訂單(第1/2 頁)
在鉅額利潤的衝擊下,李九章已經開始從傳統的官員向官商結合體轉變,已經開始學會用商業眼光看待問題。
他也同意沈雲峰的建議,但是”興城號“作為新的商號,人才和網路的底蘊幾乎近無,再有新的發展,無法支撐。
沈雲峰則是建議李九章要學會借勢和合作,與其苦心培養不知道哪一年才成熟的商業網路,不如借用人家現有的商業網路。
同時,沈雲峰毫不留情的指出,“興城號”如果還想再做大,憑藉李九章一個知縣的身份是無法提供支撐的,當今唯一之計,就是拉有背景的入夥共同做大。
沈雲峰的建議都點到了李九章的要害,李九章一方面放棄不了防城縣知縣的這個官職,一方面即使升遷之後,也做不到知州,只能做個八品的官員。
那麼並不能給“興城號”多大支撐,那麼,唯有霸住防城知縣這個官職,然後再尋個大腿抱住。
幾次的商議,“興城號”北上發展的基調就定下來了,但合作伙伴一定要找有背景的合作伙伴。
沈雲峰是不會煩這個事情的,他根本暫時不會走出防城縣,也無意建立“豐南號”自己的商業網路,根本沒有這個人力資源,不如讓出鉅額利潤去讓別人去幹。
這一點,從後世來的他是懂得取捨的。
只要具有獨有性的產品攥在自己手中,他不怕沒有商業網路,就像後世的茅臺酒一樣,一直都是廠家指揮銷售商。
不過,他需要“興城號”給他帶來資金,隨著“豐南號”的日益增長,就需要人力,人力就需要資金,沒有大量的資金是支撐不了長遠的發展。
另外,幾人還商量一個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為周玉岫謀取防城縣縣丞之位,防止李九章突然升遷或者調動,沒有一個人坐鎮防城縣為瑤寨生產保駕護航是不行的。
這件事情自然落在李九章身上,從九品到正八品,要擺在以前,李九章自然無計可施,但是現在手中有了銀兩,在現時的官場,就有了可能。
來來去去防城縣城,沈雲峰總要去李琳玫的“實驗室”去看看。
然後裝作一些異想天開或者道聽途說,或者假借死去的那個流浪人教授的理由,把一些自己煞費苦心從現代中學化學課裡的知識轉化為現在的語言傳授給李琳玫。
漸漸的,李琳玫也接受了沈雲峰這個蠻夷突如其來又有作用的一些想法,每次沈雲峰來,她也習慣會和沈雲峰說一些實驗中遇到的現象,讓沈雲峰幫助分析分析。
沈雲峰對李琳玫這個所謂的“實驗室”環境有些深惡痛絕,就是普通的民房,毫無一些該有的防護設施。
給她配的兩個小助手也都住在裡面,對身體健康十分不好,他已經在醞釀要給李琳玫建一個稍微現代的“實驗室”。
在李琳玫用杜仲膠除錯出可以製作為眼鏡鼻託和鏡框的杜仲橡膠後,沈雲峰終於下定決心和李九章談這件事情。他要在江平江學堂的邊上給李琳玫建一個實驗室。
他根本沒想到,他和李九章談這件事情的時候,李九章根本沒有一絲推辭,而是滿口答應。
只是在江平江那麼遠的地方,他有點擔心安全。
其實,他進出李琳玫的“實驗室”,李九章都知曉,這讓李九章有了一個想法,是不是妹妹可以託付給沈雲峰。
雖然沈雲峰是個蠻夷,但長的高高大大,又是一表人才,見識談吐不遜於漢人,又有錢。
對西南人來說,漢族和蠻夷通婚還是個禁忌,但李九章老家在紹興,周圍都是漢人,一時間還真沒把漢族和少數民族通婚當做個大事情來考慮過。
萌生這個想法之後,他也和母親討論過這件事情。
已經對李琳玫成婚不抱有希望的母親倒是看的很開了,並不在乎沈雲峰蠻夷的身份。
她認為,即使嫁給一個蠻夷,也比她不嫁或者嫁給西洋蠻夷好。當然,沈雲峰這個人要像李九章說的那麼好。
李琳玫倒是不在乎遠近的問題,當她聽著沈雲峰給她的描繪未來的實驗室那麼好,她很心動,自然願意去。
沈雲峰於是帶著李琳玫一起去找李九章,李九章最後還是同意了,於是沈雲峰就回去著手規劃和建設李琳玫的實驗室了。
現在建設一個實驗室,對沈雲峰來說,無論是在人力還是在金錢上,都不是事兒。
近幾年的建設,“豐南號”已經形成了一支比較專業的建築隊伍。
至於金錢,“興城號”已帶來了源源不斷的金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