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綏定西北(第3/3 頁)
臣子們是知道廉恥的話,那麼他們就絕不會為此而彈冠相慶,因為他們君臣所得來的這個四海昇平是用錢買來的。
換句話說,你一個買來的官兒能夠和人家進士出身的人相比嗎?站在一起你能不臉紅嗎?
誰都知道宋遼能夠盟好不是因為宋朝打服了遼國,而是雙方都拿不下對方,更是因為宋朝的那三十萬兩銀子起了決定性作用。那麼,為了能夠讓西北重回和平歲月,為了能夠讓李德明俯首稱臣,宋朝又付出了什麼代價以及給了對方哪些好處呢?
請看清單:宋朝封李德明為定難軍節度使、賜爵西平王、加授特進、上柱國、檢校太師兼待中、持節都督夏州諸軍事、行夏州刺史、夏銀綏宥靜等州管內觀察處置押蕃落使,食邑六千戶,實封三千戶,又賜李德明“忠保順翊戴亮節”功臣號。
這還沒完,除了以上官爵和實封,李德明還獲賜襲衣、錦帶、銀鞍勒馬等飾物,最大頭的實惠還在後面:每年賜李德明銀一萬兩、絹一萬匹、錢三萬貫、茶二萬斤。
各位,請注意!後面這些金銀和絹茶是每年都得給,而且還美其名曰——歲賜。肉疼嗎?完全沒必要,這點錢和東西對趙恆和他的大宋朝來說根本就是九牛半毛。
我個人在之前對澶淵之盟裡宋朝給遼國的那三十萬並無多大憤慨,可這裡卻心緒難平,因為遼國對宋朝的威脅顯然不是党項人所能比擬的,更因為遼國可以輕易地突入宋朝境內的縱深地帶並對河北和山西的土地與百姓造成毀滅性傷害,而宋朝對此又無力應付,只能打防守反擊而無法也無力發起主動進攻。
此外,宋朝給遼國歲幣以實現和平是因為宋朝與遼國相比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在弱肉強食的生存法則裡,弱者在必要時刻適當低頭並不可恥,李世民和劉邦不也曾向異族暫時性地低過頭嗎?可是,反過來看看宋朝和党項之間的這場所謂的和議,明顯居於絕對強勢地位的宋朝竟然給党項人低頭了,而且還每年給予大量“歲賜”以換取對於李德明來說無關緊要的那一聲“吾皇萬歲”。
是的,從此以後,直到李德明在二十多年以後死去的這段時間裡,宋朝和党項之間都沒有發生什麼大的軍事摩擦,可李德明對於宋朝提出的不得攻掠西蕃的嚴令卻是置若罔聞,河西地區的吐蕃人和回鶻人可是沒少受他李德明的欺壓和威脅。此外,李德明答應的送他弟弟入京為質一事他也是以各種理由進行推諉到最後更是直接就拒不執行,但宋朝答應給他的好處卻是每年不曾少過一分一厘。至於送還之前擄掠的人口和財物,吃到嘴裡的東西他李德明還會吐出來嗎?他能夠從此停止擄掠,宋朝就得燒高香了。
換言之,趙恆當初提出的那五個條件李德明幾乎一個也沒做到,但他卻得到了宋朝許諾將會給他的全部好處和利益,而李德明所要做的唯一事情就是每年派人給趙恆送幾頭駱駝或馬匹過來,然後由此人代他向趙恆磕一個頭並喊一聲萬歲。
這就是宋朝與黨項之間達成的“和平”。相比李繼遷幾十年裡的刀口舔血,李德明的這一招空手套白狼完全足以讓李繼遷含笑九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