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第 18 章(第1/1 頁)
過人啊……爸爸媽媽,是真的想讓我照顧她嗎?”
“是真的。”慄原點了點頭,又說道,“但你要是特別不願意的話,就算啦。”
(我照顧人?真的假的?)
即使已經不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要求了,但黎芝仍然感到有點心慌意亂。
坦白地說,黎芝實在是一個有些不擅長人際關係的人。
這一點,從在原本的黎家裡待著的時候,與家人關係不冷不熱的表現,就能看出來了。
迄今為止,黎芝經歷的社會關係,其實也非常之簡單。
只有原本那個家庭、原本的親戚,以及自己的學校這幾類而已。
其他可以算得上社會關係的,最多,也只有鄰居與常常光顧的店鋪罷了。
在黎家生活的時候,在同輩人裡,黎芝的年紀是最小的,她習慣了做妹妹的感覺。
當姐姐去照顧人的話,這實在是黎芝沒有過的經驗。
光是思考這件事,就讓黎芝的心裡有些惶急。
但她也知道光慌亂也沒有用,得想個“解決辦法”,讓自己不那麼慌張才行。
該跟這個“姑表妹妹”自我介紹一下嗎?還是說點什麼……
黎芝正要自我介紹的時候,突然想起了被她暫時遺忘在腦後的“社交禮儀”。
兩個不認識的人,需要互相自我介紹的時候,規則似乎應該是“低位者先行”“位尊者有優先知情權”才對。
換句話說,兩個表姐妹初次見面的時候,應該是“妹妹”先向“姐姐”自我介紹、問好才對。
因為當慣了“妹妹”的關係,黎芝習慣性地就沿襲了以前的習慣,想要先自我介紹,但這似乎不符合社交禮儀。
不過,黎芝也覺得,草原這邊的人,可能比較隨性,不按照京城的習慣來也說不定。
但總之,先靜靜觀察一下情況吧。
黎芝故作鎮定地望著捲髮女孩。
雖然已經做好了對方不懂禮儀的準備了,但女孩似乎比黎芝想象中要懂事一些。
捲髮小女孩睜著大眼睛,望向黎芝。
“我、我叫‘梨花’。十七歲哦。”女孩用很可愛、但不太流暢的語氣說道。
“梨花?”黎芝沒能完全聽明白女孩的名字,只得追問道,“你是姓梨、名花嗎?還是說,名字是‘梨花’,另有一個姓氏?”
“‘梨花’,就是‘慄花’哦。”捲髮小女孩無邪地說道,“板栗的慄,鮮花的花。因為‘慄花’有點兒難叫嘛,所以就叫‘梨花’了。”
(“大輝山”這邊的人這麼隨意嗎……連姓氏的發音都可以隨意修改?)
超出常識的稱呼方式,讓黎芝有些迷惑。
“你是在想,‘為什麼連姓氏的發音都可以隨意修改’這個問題嗎?”餘慶突然問道。
(這都能猜到?媽媽是有“讀心術”這種法術嗎?不,應該只是碰巧吧……)
母親的話讓黎芝嚇了一跳。
不過,她還是裝作並不怎麼驚訝的樣子。
“嗯,沒錯,是有點在意啊……”黎芝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