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有機肥全縣推廣(第1/1 頁)
春瓊胸有成竹地說道:“爹,雖然我不打算帶著村民一起種,但可以招募他們做工,按工付酬,這樣既能解決咱家種植人手問題,也能幫襯鄉親們改善生活。”
楊縣令讚許地看著女兒,“你考慮得周全。不過,這香菇種出來了,銷售渠道也得提前謀劃。總不能就指著你鋪子那點銷量,咱們得想法子把它們賣到府城,甚至更遠的地方去。”
春瓊笑道:“爹,這個我也想過。咱們可以先在府城裡找幾家大的酒樓飯館和乾貨鋪子合作,讓他們試用咱們的香菇做菜。若是反響好,不愁沒有銷路。而且,咱們還可以把香菇加工成一些特色產品,比如我最近正在嘗試的香菇醬之類的,這樣儲存時間長,也方便運輸售賣。”
楊縣令站起身來,揹著手在書房裡踱步,“嗯,這些想法都不錯。但這批次種植畢竟是個大工程,需要不少銀子投入。我一會兒找你娘核算核算咱家的賬目,看看能拿出多少資金來支援。你再把種植香菇的詳細步驟、所需物料都整理出來,給家裡人都分派活計,如今家裡人多了,不要事事都自己做。”
春瓊脆生生地應了一聲,“好的,爹,您放心吧,有人不用是笨蛋,你閨女我像是笨蛋嗎?”
楊縣令笑,“嗯,我閨女可聰慧了。”
“對了,爹,農事學堂,我建議縣衙出面建設。里正準備把劉家祠堂整理出來,作為農事學堂地點,我拒絕了。這畢竟是整個縣的事,用人家的祠堂不合適。”
“你說的沒錯,雖然建在他們村,但這是縣裡所有人的事,不能用他們的祠堂。這事你不必管了,我已經安排下去,待最近農事結束,各村會出人,去牛頭村建學堂。”
“好的。”
說罷,春瓊滿心歡喜地離開書房,只留下楊縣令望著她離去的背影,臉上又是欣慰,又是愧疚,閨女如今活力滿滿,各種點子層出不窮,或許以前,是他們夫妻對她太過苛責了,以至於她只能躲在後院發呆。
楊縣令一直堅定地認為春瓊前兩年學畫時在院子裡觀察花草是在發呆,儘管春瓊解釋過很多次,他還是如此認為。
果然縣衙有人好辦事,父女交談完的第二天下午,春瓊就拿到了牛頭山腳下那片地的地契。
銀子肯定是她爹找她娘拿的,春瓊也沒有說要還給她孃的話,這是整個楊家的產業,銀子從中公出很正常。
魚莊運營步入正軌,客流穩定,用不上那麼多服務人員,春瓊將白芨和白朮撤出來,帶著小波和蘇木白芨白朮到牛頭村。
此次來牛頭村有兩個任務,一是教授各村製作有機肥,二是香菇菇場的建設以及種植香菇椴木的砍伐。
有機肥製作不需要太多理論知識,所需材料都是現成的,春瓊只需要現場指導他們步驟和配比即可,所以不必在學堂進行。
出發前,楊縣令已讓人通知各村,派遣代表於指定日期到牛頭村學習。
抵達牛頭村後,春瓊吩咐劉莊頭和里正先帶人將有機肥製作的原材料準備好,總不好讓各村代表到了自己準備材料。
之後,春瓊深入菇場建設的那片荒林,檢視了各處的光照、水源和通風等環境,最終定下菇場的確切地址。
菇場不僅要種植香菇,春瓊同時規劃了晾曬場和作坊。晾曬場當然是用於香菇的晾曬的,作坊是為了以後的香菇醬等做準備。
春瓊想著,既然要建設,那就一步到位,省錢省力。
建設隊是春瓊讓林木從縣裡找的,他們接過各種工程,技術熟練,溝通順暢。
菇場動工的同時,各村來學習有機肥的代表也到了。
春瓊將人帶到楊家那塊移栽玉米地裡,玉米收完後,玉米稈砍了後都堆放在地裡,正好這次教學用。
春瓊站在田埂上,清了清嗓子開始講解:“各位鄉親,我看各村都:()縣令長女種地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