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箭在弦上(第1/1 頁)
城,北門外。
今天的氣氛相比前天的陣勢產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前天雙方排開陣列為了多是助威與震懾。而今天不同,行伍嚴整,旌旗獵獵,沒有人大聲叫囂,沒有人陣前亢歌,有的只是肅穆的戰意。
桓玄看著眼前數里外巍峨的武昌城,眼睛被側面的陽光刺的眯了一下,旋即掉轉馬頭,面向靜默肅立的燕國士兵們。
“鏗”一聲,劍出鞘,桓玄手臂上抬,劍尖直指蒼穹,劍身的虎豹紋在初陽的照射下閃出嗜血的光芒。
“我大燕的同胞們!”桓玄朗聲開口,“十三年前,我們被趙國擊敗,忍辱求和,低聲下氣。”
桓玄掃視全軍,嘶啞地開口問道:“你們咽的下這口氣嗎!”
“不!”整齊有力的回答響徹雲霄。
“那,”桓玄的劍落下,劍尖指向聳立的武昌城,“現在報仇雪恨的機會就在眼前,我們該怎麼做!”
不等士兵們回答,桓玄先舉起了拳頭,高喊道:“馬踏武昌,揚我國威!”
“馬踏武昌,揚我國威!”潮水一般的喊殺聲席捲了武昌城外的曠野。
陸機對著身後的聲浪渾然不覺,他也拔出了腰間的刀,“滄浪”如水般的刀紋熠熠生輝,在戰場肅殺的氣氛中也不落下風。
“兄弟們,我們當縮頭烏龜當了這麼久了,我們還要讓他繼續欺負下去嗎?”
“不!”同樣的話,一樣的整齊,一樣的怒吼,蘊含著截然不同的含義。
“好!”陸機大笑起來,“一個個都聽好了,你們背後就是自己的親人朋友,拿好你們手中的武器,不讓燕國小兒踏進城門一步!”
陸機抬頭,在陣前與桓玄的視線有一瞬間的交錯,他不禁笑了,轉過頭和賈儀對視了一下,點了點頭。
“師出之日,有死之榮,無生之辱!打完這場仗以後,我帶你們回家。”
下一秒,號角聲大作,陸機的馬已經如離弦之箭衝了出去。在陸機動的一瞬間,燕軍也動了。與陸機身先士卒不同,桓玄站在原地,身邊士兵從他身邊躍過,悍不畏死地發起了衝鋒。
陸機與桓玄都清楚,士兵可以不顧一切地往前衝,一軍之帥不可以。燕軍需要桓玄來把握全域性,一旦指揮中心與隊伍脫離了聯絡,那就會變成一堆散沙。
而陸機可以一馬當先的最大依仗,就是在他身後的賈儀。早在建業的時候,陸機就發過軍令,自己不在的情況下,賈儀的話就是命令。
賈儀登上高臺,用手擋著已經升起的日光,眯著眼注視著逐漸靠近的雙方前鋒部隊。在他的視角,能看到燕軍兩側整裝待發的騎兵部隊,和中軍背後的人影重重。
賈儀心裡的疑問沒有落地,目光所及,燕軍的人數大約有五萬人,那分配給東西南三面的壓力就不會太大。只要保證自己這邊不出現太大的漏洞,就不會出問題。
賈儀舔了舔乾涸的嘴唇,看著逐漸陷入膠著的戰場,盤算著是不是先動一點底牌。
“報!”傳令兵的聲音打斷了賈儀的思緒,“南門傳來訊息,他們正遭受敵方猛烈的攻擊。”
賈儀捏著欄杆的手緊了緊,望著人群中若隱若現的桓玄,咬了咬下嘴唇,腦海中思維飛轉。
“派幾個能幹的,去告訴你們陸大將軍,務必到桓玄後方探查一番。我懷疑那裡的人影都是假的,真正的人已經在南門了。”
“是。”傳令兵令行禁止,馬上快步離開。
“等下!”傳令兵的腳步被叫停,他疑惑地轉頭看向賈儀。
“請他千萬活著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