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慕雲生VS金鱗戲珠煲3(第1/1 頁)
p>他曉得該怎麼討好讀者,偏偏由著自己的想法來,將悲情寫實主義進行到底,不肯躬身討好讀者,還以過來人的口吻,寫了封回信,登報告誡他的讀者——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人生本如此,哀多樂少。好人也許遭厄運,壞人也許得善終。雖然不平,但是沒法,現實偏是這樣啊】
……………………………………
他在金錢與藝術之間,堅持了後者。
他的讀者被氣到了,誰要花錢找罪受?誰就去受吧!紛紛在心裡,把他拉進了黑名單。
在他最火的時候,稿費收入,也不足以維持生計。
因而,只能靠寫寫對聯、賣賣馬票,來貼補家用。
在他活著的時候,他的名氣,跟刀戈、引劍堂主、夷陵老叟等人,完全不能比。
直到千禧年,臺灣名導李昀儒在一家二手書店,發現了那本蒙了塵的《青衫隱》,深受觸動,並將之搬上大熒幕,掀起了一股慕雲生熱,人們才開始重新審視他的作品,肯定了他超越了時代,超越了武俠小說範疇的文學價值,將他抬到了民國武俠四大家的地位。
他對武俠文學的貢獻,主要有三:
第一,每一章的小說標題,都是簡短白話,打破了傳統的對仗式回目,取法上不拘一格。
第二,這一部小說的主角,在另一部裡是配角;這一部小說的某一配角,到了下一部,就成了主角。聯合幾部小說,打造‘熟人社會’,形成自己的宇宙系統。
第三,人物塑造意識超前,忠於各個角色身上的侷限烙印,並不避諱他們的缺點、弱點,拒絕主角的偉光正,和所謂的成長,也不會把配角僅僅當成推動情節的工具人,尤其擅長刻畫人性的衝突、內心的掙扎,並以精神分析的寫法,寫出了《賀蘭雪》的主角薛懷遠,這個深受孔孟思想禁錮的一代儒俠,情感的障礙和人生的困境,《青衫隱》的主角薛遙,這個產生了自由與反抗意識的官家小姐,無法衝破時代枷鎖的悲劇。
可以說,如果能一直寫下去,慕雲生能創造出的文學價值,不可估量。
可惜,沒有如果。
1955年的一場“清除有毒o害的圖書”運動,將民國武俠四大家的作品,全都予以否定。
慕雲生的家裡,出現了一個帶著紅袖/章的‘老師’。
說是文協派來的,指導他在組/織允許的範圍內,進行正能量的小說寫作,男、女主角一定要成長進步,舍小愛、為大愛,每一處、每一筆,都要體現個什麼精神,不能消極,也不能廢話。
慕雲生是什麼性情?
他連讀者的訴求都不理睬,哪能忍受,戴著鐐銬去跳舞。
乾脆撂筆不寫了。
他的姐夫自陝北歸來,看他閒賦在家,生活艱難,還有一雙小兒女要養活,看不下去了,就在青島的一家中學,給他謀了份會計的工作。
工作之餘,他又迷戀上了甲骨文——
靠研究甲骨文,排遣內心的抑鬱,也用這種古樸的方式,在新中國、新時代的文史研究工作中,做出一份自己的貢獻。
1969年的春天,他和妻子下放到了農村改造。
他的姐夫也受到牽連,護不住他了。
報紙上抨擊他的文章接連不斷,他被押著看了幾篇,當天晚上,就腦溢血突發,不省人事。
他的甲骨文研究成果,也在十年浩/劫裡,被紅小bing們全部抄家燒燬。
這就是他的一生了,清貧、悲苦,每一步都不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