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監察府(第1/1 頁)
正是動盪之際,鎮國公身份特殊,聖上應敲打為主。”
“皇兄說得在理。”明德帝心裡也覺得哪個朝代都有貪官,要真是因為鎮國公貪了這點銀子就廢黜他,似乎有點不近人情。
明德帝心中盤算,不過八百萬兩,等明日將賬簿往工部一送,再找個人敲打敲打,下面自會有人將虧空補上來。
趙佻將沈遊行扶起,高聲責問孫永樂,“孫大人!我有一事好奇,父皇在世時,我曾與他一同拜訪過孫相的府宅,當時並未覺得孫家有靡費之處,孫大人可知孫相這些錢都用在哪了?”
剛剛明德帝發那麼大的火他都沒覺得心慌,如今不過被八王問幾句話,孫永樂就已經汗如水流。孫永樂掉了個腚,對著趙佻依舊將頭埋成鵪鶉:“王爺說笑,這是鎮國公的錢,我哪會知道這些錢的用處,但我所貪銀兩都已交予大理寺,王爺要是不信,可以派幾個司會去查驗一番。”
趙佻沉思了一會兒:“貪墨是我朝的頑疾,要想除根,就得先震懾住患病的人。”
明德帝的火發完了,又重新坐了回去,愀然不樂:“邊境不太平,朝中苦財政,假如能敲山震虎,當然是上策。”
孫永樂又轉回了身體,向著明德帝:“臣,臣有一法,既要除根,就不可打草驚蛇,臣建議從都察院中抽調能人,在各地隨訪暗查,做實之後查再密摺上報。”
齊墨立馬不認同:“官官相護,沒人能做到清白,官員之間之所以替對方藏著掖著,追究到底不過是因為誰也不想這片雪花他日會落到自己的頭上。這是官場上暗裡的規矩,就算真碰到了不按規矩辦事的硬茬,當地的官員也會從鄉紳家中拿糧做假賬糊弄。等都察院的密摺寫好了,上報了,等到聖上再批閱回覆,中間路途稍微一耽擱,各地也早聽了動靜,提前做好了萬無一失的準備,看似大動干戈了,最後清算下來也只會落個竹籃打水一場空。”
“齊大人說得有道理。”趙佻頷首,“以前地方官都從本地的狀元裡選任,想著他們熟悉當地風土人情,日後可以造福家鄉,可卻忘了他們在當地關係盤根錯節,最後也是富了自己苦了百姓,都察院雖掌百官考核,但困於京中,限制又多,不如直接在都察院裡組建朝廷直屬監察府,從都察院、各部隨機抽調一批新晉人才作為候補州縣隨團省一起查賬,如果查出官員有貪墨不法的行為,將對方就地免職並從候補團選取人任職。”
“這……”齊墨猶豫道,“並非萬全之策。”
趙佻立刻反問:“齊大人還有更好的辦法?”
監察府的權利之大得令眾人眼紅,再清正的人入了銷金窟也會心猿意馬,不說從各部、各院調出來的人才,光就說監察府都官一職,既要人能八面玲瓏的應對各地方官的威脅和利誘,又要剛正不阿的拒絕送上門來的示好和馬屁。
見爭論陷入僵局,沈遊行插不上嘴,又要下跪:“朝廷官員吃得飽,穿得暖,明爭暗鬥,鬥來鬥去都只是為了名和利,百姓與他們不一樣,均州雪災,多少百姓連樹皮都沒得吃,臣!只想要將聖上賜給百姓們的救命錢給討回來!”
趙佻道:“只有快刀才能斬亂麻,如果沒有其他更好的法子,那麼組建監察府一事刻不容緩。”
天色暗的快,不一會兒就醞成了醬色,明德帝扶著額,千愁萬緒無處開解,他並非愛算計之人,只是要坐穩這位置,就得被迫學著算計。郭浸站在一側,低聲提醒明德帝該回去了,太和殿裡還有百官在等著。
組建監察府是大事,都官人選更是重中之重。他的心腹不多,登基又倉促,實在想不到有哪個人選合適。
趙佻往前一步,行禮道:“臣有一人推薦可勝任監察府都官一職,聖上可還記得曾任東宮洗馬的齊知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