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轉變(第1/1 頁)
/p>太監見了他先行一禮,笑道:“侯爺,陛下有旨,說等您休息好了便入宮一趟,若是沒休息好的話,明日再去也無妨,奴才就不打擾侯爺休息了,口諭帶到就走。”
姚遠目送太監遠去後,又在院中調息片刻,才終於感覺精神了些,啟程去崇政殿。
李遲正好批完一摞奏摺,見姚遠在殿外,連忙放下筆喚人進來。
“臣姚遠拜見陛下。”姚遠向來禮數週全,李遲忙道:“姚卿平身。”
姚遠瞥見他桌案上是批過的奏摺,問道:“陛下今日沒有讓秦閣老在旁輔佐麼?”
“今日朝會上,由於六部之中一下子缺了三部尚書,有許多懸而未決的瑣碎事宜需要秦閣老主持,便不再勞煩他隨我來這一趟了。”李遲答道,然後指了指位於側手的座椅,“姚卿坐過來吧,想和你商量件事。”
姚遠依言坐下了,看向李遲,只聽他說:“經此一亂,只怕朝中人員組成要大變動,包括軍中也會有許多空出來的位置,我的想法是除了完善考評制度、提拔能臣以外,還應實行科舉改革,分為文試和武試,廣泛招納賢才,但這只是一個初步的構想,還需要勞煩姚卿和內閣幫我多出出主意。”
姚遠有些意外地看著李遲,不過月餘未見,這人不知為何變化如此之大。
京郊送別時小皇帝強忍淚水的樣子還歷歷在目,昨夜驚變時震怒威嚴的少年帝王彷彿是夢中幻象,而今在談吐中指點江山的李遲近在眼前,讓姚遠幾乎有些晃神。
姚遠怔愣了片刻,才答道:“臣以為甚好,我朝自開國以來科舉三年一屆,算來今年正好該有一屆,此事禮部尚書魏凱經驗豐富,他負責主持過六屆科舉。如今既然陛下想要廣納人才,文試可由秦閣老在旁監督,武試則可由臣在旁輔佐,避免貪腐舞弊現象,保證公平公正公開地選拔。”
李遲點點頭,又道:“聽聞北疆戰事暫時平息,孫毅又是守成之才,此番姚卿可以在京中多留些時日,輔佐我重整我南平國朝堂風氣,可好?”
姚遠聞言起身拜下,朗聲應道:“陛下聖明。”
姚遠再抬頭看向端坐於堂上的李遲,只見他初登基時眼底的懵懂與無措都被嚴絲合縫地掩蓋了起來,烏黑的眼眸深邃,當真是龍顏鳳目、天資英發,已然可見帝王之相。
姚遠回侯府之後,趙梓明不在,算時間應當是去演練場教李遲練武了,於是侯府又陷入一片寂靜。
他看了一眼鋪滿金紅色晚霞的天空,試著動了動右臂,發現還是使不上勁,於是作罷,以左手抽出五尺苗刀。
刀尖在地面上劃過一道弧線,捲起零落在地的花瓣,利刃破風之聲貫耳,帶著北疆嚴寒風雪裡歷煉出來的冷肅,在這芳菲已盡的春四月,在空落寂廖的鎮國侯府,每一招的背後都彷彿是數萬玄冥軍將士英魂的吶喊。
他在漫天飄飛的花雨中,用刀尖挑起放於簷下的酒罈,罈子順著修長的刀身滑落到姚遠手中,被他一把接住,拎在手裡,仰頭灌了兩口,餘下酒的全部傾灑在方才舞刀的地方,他低低地吟唱:“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自此,姚遠開啟了長達五年的駐京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