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大武朝還有禁軍!(第1/2 頁)
沈儒覺得自己有罪,覺得自己來晚了,又覺得好像不是自己的錯,是朝廷不該加稅。
可是實際上若是朝廷不加稅,那又如何應對高額的軍費之處的,怎麼想都覺得不對,那一刻,沈儒和迷茫甚至可以說有些迷茫到家的感覺。
感覺一切都出了問題,一切都不對,卻又不知道究竟是哪裡不對?
“沈刺史,此事不用想太多,至少這一次能夠安穩落地不是嗎,還能夠順手為夫人出一口氣。”陳銘小聲安慰。
到了亂世將至的時候,民心思變,官員的心也同樣如此,如沈儒這種人放不下大武朝曾經的輝煌,想做些什麼又覺得無能為力。
最舒服的自然是門閥士族,他們只需要想將下一次賭注壓在誰身上就可以了,至於大武朝完蛋不完蛋,和他們並沒有太大的關係。
“是啊,是啊,若是人人都能只想著做好自己的事情,那大武朝又何至於搞成這副德行。”沈儒看向馬車外,也不知道在思考些什麼。
陳銘也同樣在思考,不過他思考的事情,自然是那些不足為外人道的事情,河西賊確實很猛,常達的想法卻也單純,他們四處殺官員,截殺富戶地主,說白了更加像是為自己的不幸報仇。
很慶幸,他們沒有走上搖旗造反的那一條路,不然,怕是活不了多久了。
當然,也有個想搖旗造反的蠢貨,張均平,靠著那吸引人的口號,興許到時候就真的能夠搞出大事情來,到了那個時候朝廷又該如何應對呢?
“對了,沈刺史,在下有個問題,想請沈刺史解惑。”
“但說無妨。”
沈儒現在和他也算是一條船上的人,至少半隻腳踏上了陳銘的賊船,所以也沒什麼不能說的。
“朝廷這次增加賦稅,實際是增加多少?朝廷很缺錢嗎?”
“實際上不過......一百錢而已,若是他們都不貪,不拿的話,不至於搞出河西村的案子。”沈儒老臉通紅,說真的,他都替朝廷臊得慌。
朝廷下發的旨意是一百錢,到了青州也就成了三百,到了河西村成了十兩,層層加碼,老百姓不堪重負,能不反嘛!
“那這一百錢是用來......”陳銘欲言又止,他一直很好奇這筆錢的用處。
一般來說,若是用於朝廷的基本開支,其實可以開源節流,或者從別的地方暫時借用一些。
加稅這種情況,往往是朝廷實在沒辦法了,才會使用的昏招。
朝廷的聰明人那麼多,不可能看不懂其中的道理。
沈儒眼神疑惑地望向陳銘,不知道為何,他從陳銘的眼神中看到了一絲不同尋常,“你問這些是......”
“嗨,親眼目睹了河西村的慘狀,總是好奇的,想知道這幫人到底為什麼成了河西賊。”陳銘故作輕鬆地說道。
沈儒恍然,旋即說道:“這一百兩其實是軍費,專門供養朝廷的禁軍。”
禁軍!!!!
大武朝居然還有專門的禁軍!!
陳銘的心頭猛地跳動,他孃的,好在老子苟起來了,說真的,當聽說張均平要造反的時候,陳銘真的心動了,他同樣兵強馬壯,完全可以搞一搞。
而且,他比張均平更加有優勢,至少拿下清原縣,拿下青州不在話下。
可是他還是忍住了,兩百年王朝不可能沒有底蘊,而這幫禁軍就是朝廷的底蘊所在。
“大武朝的禁軍是有傳統的,當年太祖奪取江山之後,跟著他打天下的將領皆是得了好處,一個個囂張跋扈,目中無人。”
“於是太祖做了兩件事,第一件事便是收繳兵權,將收繳而來的軍士,全部大亂,再次整編。”
有手段!
陳銘不由地在心中讚許,搞定驕兵悍將最好的方式就是將軍士打散,兵不識將,將不識兵,如此以來,便能防止軍隊作亂。
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果然都是人中龍鳳,天命之子啊。
“第二件事,便是將軍士中的精銳抽調出來,組成禁軍,其他的軍士則打散之後,分派到了各地。”
陳銘聞言不由地皺起眉頭,“禁軍從太祖皇帝到現在一直存在,沒有補充嗎?”
“自然是有的,不然,那就是一群老弱病殘。”
“一開始禁軍的規模不過兩萬人,可是作為朝廷的門面,這點人顯然不夠看,經過幾次擴編就成了現在的規模,足有五萬人。”
五萬人的禁軍,還是朝廷精銳中精銳,具體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