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靜室養傷(第1/3 頁)
自雜役峰貪腐案被揭發後,外事堂當即派人接管峰內事務,拘拿了數名涉案管理弟子。訊息一出,整個雜役峰人心振奮:以往被剋扣的靈草、丹藥也陸續補發,一派欣欣向榮。然而,揭發貪腐的薛玄一卻無暇關注後續處理。他重傷在身,真氣波動頻繁,不得不長住在醫館間斷療養,避免再度“真氣暴動”。
這日清晨,青冥長老親自派人來召,意示薛玄一前往一處專供弟子靜修的“寧元苑”。據說此處坐落在天風門山腰一片幽靜之地,由低階靈脈構建小型聚靈陣,環境安寧,最適合身負重傷或需要穩固境界的弟子閉關。
“讓他在寧元苑靜室裡調理十日,若能阻止真氣亂流惡化,日後或有希望更進一步。”這是青冥長老的原話。薛玄一也深知自己若不趁此機會好好修復經脈,來日面對宿敵吳嘯或邪修餘黨,都將束手無策。
寧元苑位於天風門山脊中段,幾間青磚小屋環繞一片竹林,綠影搖曳,溪水潺潺,遠離外門喧囂。院內設有幾間靜室,藉著山腹微弱靈脈佈陣,使空氣裡靈氣稍顯濃郁。門口有執事輪值登記,防止閒人打擾。
薛玄一攜少量行囊到達時,執事見他形容虛弱,查驗過青冥長老授予的“閉關許可令”後,才指引他入內:“c號靜室,十日之期,不得隨意離開。每日有侍從送簡單藥粥,你安心修養。”
薛玄一向執事拱手道謝,緩步踏進屋門。只見靜室內面積不大,中央一塊蒲團,四角築有簡單靈石陣基,放出淡淡青輝;牆壁鐫刻古樸紋路,起到隔音隔塵效果,氣息十分靜謐。
“正好。”薛玄一心中暗歎,對現狀甚是滿意——自己真氣亂流尚未平復,外界又風波不絕,能在此避開打擾潛心療傷,是再好不過。
隨著執事輕輕掩上門,整個靜室瞬間與外界喧囂隔絕。四下寂然,只餘微微靈氣在空氣中流動。
薛玄一坐於蒲團,先長吐一口濁氣,讓思緒安定,回想近段時間發生的一切:
- 百靈坡兇險、多次真氣暴動讓經脈遭受重創;
- 外門擂臺對陣洪略雖勝,但傷勢更嚴重;
- 宿敵吳嘯又將他打下擂臺,使傷勢雪上加霜,差點斷了修為;
- 雜役峰之變期間強撐協助,繼續折損身體……
種種負擔猶如重石壓在他體內。若不能全面修復,一旦再遇強敵,唯有刀俎魚肉之結局。
“臨風訣(中篇)”正是為解決此危機而來。記得功法裡提到,以風屬性靈力迴旋經絡,可減輕暴衝與破壞性,也能增添靈力之靈動與速度。若能運用嫻熟,今後復原後戰力也比“風行引靈訣”更勝一籌。
拿起“臨風訣(中篇)”手抄本,薛玄一仔細研讀。此功法分為六層關卡:
1 “輕風安息”:以呼吸調律,使靈力溫柔通行經脈,不致激盪;
2 “迴旋氣海”:引導靈力在丹田、氣海形成圓融迴圈,能在衝突時自行削弱衝擊;
3 “雙流合一”:將兩股靈力分支合併,形成風渦般的加速;
4 ……
他先從第一步“輕風安息”練起,每次深吸長吐,令靈流漸漸附著風屬性的柔和特質,緩緩覆蓋受損經絡。期間痛感不時襲來,但較以往己減輕不少。
“這套護脈之法果真有效……”薛玄一在練習數個時辰後,臉上浮現一絲輕鬆,體內一部分淤積靈力得以化解,宛如疏通水道,讓堵塞的經脈逐步恢復。
等到夜幕降臨,他收功起身,隱約覺察丹田絞痛大減,小幅釋放靈力也沒再狂躁失控。只是一日苦練後他神識透支,滿頭大汗。“仍需長久堅持,方能完全穩固。”
次日晨起後,薛玄一愈發感到“臨風訣”可減輕暴動,但想徹底根除隱患,不光需風屬性護脈,也需借石碑符文更深層次的“圓弧流動”理念,將真氣衝撞轉化為優雅流轉。
他取出石碑碎片,放在蒲團前,默默催動靈識感應。碑面符號依舊晦澀,卻因多次生死逼迫已對其生出親近感。那上頭縱橫交錯的線條,宛如古老星辰軌跡,也似風渦弧線。
“臨風訣讓靈力迴旋,我所領悟的‘曲線刺’與這符文竟有暗合之妙。若將其系統化,會不會衍生出一門新功法?”
過去,他在百靈坡和吳嘯之戰中都用到“曲線刺”,雖威力驚人,卻不夠圓融,極易在強攻後發生真氣紊亂。若能在此靜室磨合,將“曲線刺”融入“臨風訣”根本結構,就能減少體內衝撞,更有效保護丹田。
一念及此,他開始在地面紙上再次勾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