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當雲天明穿成林如海 > 第24章 二比一“圍歐”

第24章 二比一“圍歐”(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重走西遊:姐拉三大反骨仔天天反三國憑實力截胡養子斷親後,帶著親爹妻兒逆襲了火影:開局帶著二柱子來到戰國大明狗腿子時空亂敘穿越古代無理造反原神:楓丹的武道人仙御賜監察使大齊之君上傳奇蔚藍檔案:來自地牢的負罪者穿越之我在異世界捉鬼行屍走肉:我在末世賣軍火當老六後主劉禪:從救關羽開始大夏鎮遠侯貞觀六年遇見三歲小公主歷史副本從崖山海戰開始明末風雲:漢王重徵天下影視反派:從流金楊柯開始三國:開局娶了大喬

“西寧郡總兵力十多萬左右,騎兵部隊也不過兩萬人。經過情報分析估計派出去了一萬餘騎兵。剩下的幾千騎兵不足為慮。而西寧郡府所在地下轄兩衛不過萬餘人左右,只要自己搶先趕到拿下府城,等其他衛所集結完兵力趕過來,估計已經“城頭變幻大王旗”了。所以,關鍵是一個快字。”託因的算盤打得很好。

他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他親率三萬騎兵急行軍,後續部隊一部分去攔截各衛所的援兵,另一部分負責資重運輸。從烏蘭古木到西寧郡府近千里的路程,託因率先頭部隊硬是隻用了五天時間就遠遠望見了自己想要的城池,託因興奮了:拿下府城,準你們三天不封刀。

眾韃子激動了:“不封刀”這活兒他們這幾年沒少幹,可象西寧郡府這樣的肥水寶地可沒碰到過。

眾人抽著身下的戰馬往前衝。更讓人驚喜的是:居然城門大開?

“空城計”?託因心裡一咯噔——這計謀還是他聽那些敗逃來的清兵講三國故事時知道的。

眼見不足戰馬兩個衝鋒的距離了,託因急令停止衝鋒。他仔細觀看,才發現城牆上已經“變幻大王旗”了,不是西寧郡王的大旗,而是……建武帝的皇旗。

“建武帝那小子又親征了!”一閃念間,託因知道壞了,可能掉溝裡了。皇帝來了,那部隊還能少嗎?

還不待託因發起衝鋒令,只見城門兩邊的曠野上衝出來無數騎兵,大開的城門中也不斷有步兵湧出。這下沒時間考慮了,託因急令衝鋒,雙方騎兵瞬間絞殺到一起。

論單兵作戰能力蒙古兵自然強不少,但架不住大宇軍騎數量多。建武帝此次將京軍中的五萬騎兵盡數帶來,再加上西寧郡府的一萬多騎兵,總計六萬餘眾,相當於二打一。經過三年來流水似的銀錢投入,大宇朝騎兵的戰馬也被改良了,兵士的操練也無一日停止……綜合下來,兩軍的騎兵戰力的差距被大大縮小。

縱使如此,蒙古韃子的“血性”被激發後,大宇軍打得還是很艱難。站在城頭上觀戰的建武帝不禁技癢,幾番要下去到戰場上大開殺戒,被西寧王勸阻,三皇子四皇子更是一人抱著他一條大腿堅決不放行。氣得建武帝踹翻二子道:“朕可以不去,你們抱著朕的腿幹啥?帶你們來是看熱鬧的嗎?馬上給朕滾到戰場上殺敵。”

三皇子四皇子頓時雙股顫顫,求助地看向西寧王。西寧王心裡犯了核計:大殿下至少還跟著去大漠裡跑了幾圈,雖然只殺了三個落單的韃子,可那也算戰功不是。人家大殿下現在還在大漠中和眾將士一起溜達呢。三殿下和四殿下要是來這一遭居然連戰場都沒上怎麼算功勞?別看現在嚇得半死,但回朝後想起一毛錢的戰功都沒有會不會忌恨自己?與皇子結仇可不是好事。

他給了二位皇子一個“放心”的眼神,對建武帝道:“陛下在此觀陣,隨時釋出號令。臣現在就帶二位殿下去殺敵。”

帶三皇子四皇子走下城牆時,他牢牢叮囑二人:“二位殿下,你們在本王的身後給本王護好了後方;一旦看到本王砍殺的韃子未死透,二位殿下需補刀不留後患,千萬不能衝到本王的前面去,切記!”

三皇子四皇子也不是笨人,心知肚明:誰見戰場上騎兵迎面衝鋒需要人護著後方的?補刀什麼的不過是揀功勞;至於跑到前面去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二人連連點頭,翻身上馬,一夾馬肚,手舞著寶劍跟在西寧王身後衝了出去。

託因眼看自己的兵越打越少,後續部隊還未趕上來,而大宇那些“天殺”的步兵已在後面給未死透的蒙古騎士補刀了。他雙眼通紅地衝上去,被護兵死死攔住。下屬勸道:大王,我等遠道而來,敵方以逸待勞,且埋伏下如此眾多的軍隊,再打下去只會造成更大的傷亡。大王,我們先後撤吧。等明後天後續人馬到了我們再做打算。”

託因其實早就心生退意,借了這個臺階立即下了撤退令。眾騎兵聞令如蒙大赦,急急後撤五十里安營。

建武帝在城牆上眼見蒙古軍退走也見好就收,傳令鳴金收兵。待眾將回城後,三皇子四皇子也跟著西寧王全須全尾地回城。雖然臉色不大好看,戰甲上也染了不少血,但都很興奮,看著建武帝驕傲地說:“父皇,我們殺了好幾個韃子兵,不曾給父皇丟臉。”

西寧王在一帝聽得嘴角直抽抽。趕緊跟著說道:“陛下,兩位殿下不愧是陛下的兒子,頭一遭上戰場居然殺了十來個韃子兵,英雄非凡。”

建武帝斜了西寧王一眼,對自己兒子啥樣心知肚明,不過好呆沒慫不是?於是也讚了一句:“你二人

目錄
龍珠,我若不讀書吉連都得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