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節(第3/3 頁)
&esp;&esp;“世傑,光聽這波濤聲,你能聽出,是你家鄉范陽的範水,是臨安的錢江大潮,還是崖山的海浪嗎?”
&esp;&esp;張世傑一怔:“不能。”
&esp;&esp;陸秀夫輕聲說:“天下的江河湖海本無異處,山川亦如此。”
&esp;&esp;“若你我此去有幸生還,自域外歸來,那便廝殺回頭,再朝天闕。若不幸中道淪亡,也不過是就地埋葬,一抔黃土付孤冢罷了。”
&esp;&esp;“都說「年年戰骨埋荒外」,死在哪裡,便葬在哪裡,又有何處荒外不能埋骨?”
&esp;&esp;被他手心覆住的眼睫,很輕微地顫了顫。
&esp;&esp;陸秀夫想了想,開了個玩笑:“至多死後黃泉路三萬裡,我們加緊趕一趕,魂魄總能重歸中原故土的。”
&esp;&esp;張世傑頓時被他逗笑了:“三萬里路,依君實的騎術,怕不是要耽擱上三年五載。”
&esp;&esp;陸秀夫輕笑道:“到時候,還望世傑捎我一程。”
&esp;&esp;張世傑也笑著說:“一定一定。”
&esp;&esp;笑完之後,他又長嘆了一聲:“真決定了?”
&esp;&esp;陸秀夫抬手在他肩上拍了拍:“世傑莫要問我,問你自己,你才是我們中拿主意的那個。”
&esp;&esp;張世傑心想,什麼我拿主意,我信你個鬼,你這個人分明滿肚子壞水。
&esp;&esp;每次陸秀夫只要覺得他不對,就會過來溫溫柔柔地勸說他,每次都如春風化雨一般,不著痕跡就說動了他改變主意。
&esp;&esp;張世傑有時回過神來,只覺得自己不知怎麼稀裡糊塗就答應了。
&esp;&esp;不過,陸秀夫確實也給人很強烈的安全感就是了。
&esp;&esp;陸秀夫看起來溫和如水,內裡卻遠比他更為堅毅果決,在這種萬物飄搖天地傾頹的時刻,為他和全體崖山軍民都提供了精神支撐。
&esp;&esp;事實上,早在兩年前宋端宗落水而亡時,海上流亡朝廷就已經要散場了。是陸秀夫擁立了趙昺為帝,一力維持著行朝的正常運轉,直到如今。
&esp;&esp;在崖山人的心目中,小陸相公是一捧最璀璨的星光。
&esp;&esp;天崩地裂之後,當最後的殘陽日光墜入了滄海深淵,漫長的永夜自此拉開序幕,他仍舊願意身化高天之星辰,將流光灑向人間,點燃一簇又一簇的炬火。
&esp;&esp;“那就,出海吧。”
&esp;&esp;張世傑最終這麼決定。
&esp;&esp;……
&esp;&esp;然而,雖然決定了先去臺灣,再轉航呂宋,但究竟如何做,卻也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
&esp;&esp;要知道,現在這兩個地方,可都是不折不扣的落後荒島,最多隻有一些土人存在啊!
&esp;&esp;這就意味著,必須要將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搬上船帶走,未來才有重返中原的可能。
&esp;&esp;食品、醫藥、武器、冶金、紡織、建材……這些都是無比棘手的問題。
&esp;&esp;情況跟後世鄭成功收回臺灣還不一樣。
&esp;&esp;那時候,他畢竟還有金門和廈門作為後援,還有廣泛的東南亞海外貿易,這些才是他獲取資源的主要途徑。
&esp;&esp;但是崖山這種情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