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節(第3/3 頁)
的等身立牌,放在城池各個角落和交通要道,專門給人指路。
&esp;&esp;太傅大人:“……”
&esp;&esp;又開始了,又開始了。
&esp;&esp;張世傑的立牌頗受歡迎,外來客們根本沒見過如此有趣的東西,經常圍攏在一塊,對其指指點點,好奇這究竟是什麼生物。
&esp;&esp;城市中的所有住宅也紛紛冠以漢名,使用漢人數字,室內處處貼上漢文標籤和識字圖紙,道路兩邊也都掛滿了漢文條幅和貼紙裝飾。
&esp;&esp;就連集市社群,都統一換上了帶有漢字的篷子。
&esp;&esp;最引人注目的還要數學宮。
&esp;&esp;陸秀夫編寫的《簡明漢語入門教材》,上面繪製了無數生動形象的故事,是一本小人書。
&esp;&esp;張世傑的形象雖然壓根沒在這本教材裡出場,但因為學宮門口就有一個他的等身立牌,學生們每天進門,都要望見他的黑白暴漫臉。
&esp;&esp;頓時看教材裡,每一個形象似乎都很像張世傑。
&esp;&esp;包括但不限於,“一箭雙鵰”這個故事裡的雕,“風吹草地見牛羊”裡面的牛羊,還有什麼,“后羿射日”的金烏,“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的魚……
&esp;&esp;反正物種換了無數次,就是沒有一次變成人的。
&esp;&esp;總而言之,所有人只要身在澳洲大陸,那麼,從早上睜眼,到晚上入睡,一定無時無刻都沉浸在滿滿的漢風之中。
&esp;&esp;核心理念就是進行一種洗腦式傳播,鋪天蓋地,密不透風,不服都不行!
&esp;&esp;鄭成功:!
&esp;&esp;他頓時受到了啟發,陸秀夫這一套操作很有搞頭,完全可以推廣到貿易中。
&esp;&esp;已經推出的那些產品當中,關於漢人的烙印還是太淺了。
&esp;&esp;由於新宋帝國目前還沒有國徽與旗幟,趙昺正在設計中,所以暫時先用張世傑的黑白頭像。
&esp;&esp;鄭成功讓匠人們印出無數的特大號張世傑頭像,用粘合劑貼在所有貨物上,作為特殊標誌。
&esp;&esp;又把本來是八國外語的產品標籤,統統換成了中文,其他七國語言一概刪除。
&esp;&esp;因為知道別人看不懂,還特意在裡面附贈了一本陸秀夫編寫的《簡明漢語入門教材》。
&esp;&esp;啊這,你說你不會中文?那趕緊學起來!
&esp;&esp;你說你不想學?那我們可就要賣給別人了!
&esp;&esp;經過多年的經營和深挖,他們這是純粹的賣方市場,資源壟斷,壓根不用擔心銷量。
&esp;&esp;鄭成功後來甚至將貿易文獻的底本都換成了純中文,西方人也只好捏著鼻子學習。
&esp;&esp;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esp;&esp;……
&esp;&esp;此刻,鄭成功正在向各位講述羊毛貿易,這一條關鍵的產業鏈:“羊毛本身的利潤是海量的,輕易就能賺取連城之富,但比起它給我們帶來的其他好處,這點利益,卻又不算什麼了。”
&esp;&esp;“要開展大規模的羊毛業,能夠覆蓋大半個歐洲大陸的供應需求,我們必須擁有大量人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