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在反思中成長(第1/1 頁)
在古老而寧靜的猶太小鎮上,住著一個名叫大衛的小男孩,他像所有孩子一樣活潑好動、充滿好奇,但也常常因為衝動和粗心而犯下錯誤。大衛的父親約瑟夫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學者,他深知培養孩子懂得反思的重要性,便常常透過生活中的點滴來教導大衛。
一個陽光明媚的安息日,約瑟夫帶著大衛去參加社群的集會。集會上,大人們在討論著小鎮近期的事務,孩子們則在一旁嬉笑玩耍。大衛看到一棵掛滿果實的樹,便興奮地跑過去,想要爬上樹去摘果子。他沒有考慮到這樣做是否合適,也沒有注意到周圍人的目光,三兩下就爬上了樹,搖晃著樹枝,果子紛紛掉落下來。
約瑟夫看到這一幕,並沒有立刻斥責大衛,而是靜靜地走到樹下,看著他。大衛看到父親嚴肅的表情,心中有些害怕,趕緊從樹上下來。回到家後,約瑟夫讓大衛坐在院子裡的石凳上,自己則坐在他對面。
“大衛,你知道今天在集會上你的行為有什麼不妥嗎?”約瑟夫輕聲問道。大衛低下頭,小聲說:“我不應該爬上樹去摘果子,這樣很不禮貌,也破壞了集會的秩序。”約瑟夫點了點頭,說:“孩子,你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很好,但這還不夠。你要想想,為什麼你當時沒有控制住自己的行為?是因為你太貪玩,還是沒有考慮到後果?”
大衛認真地想了想,說:“我看到果子就很想摘,沒有想那麼多,我應該先問問別人能不能摘,而不是直接就爬上去。”約瑟夫微笑著說:“這就是反思,我的孩子。當我們做錯事的時候,不僅僅要知道錯在哪裡,更要思考為什麼會犯錯,這樣下次遇到類似的情況,你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從那以後,大衛開始嘗試著在每次犯錯後進行反思。有一次,學校組織了一場知識競賽,大衛非常想為班級贏得榮譽,於是在比賽前拼命地背誦知識點。然而,在比賽過程中,當他遇到一道難題時,他卻因為緊張而大腦一片空白,最終沒有回答上來,導致班級的成績受到了影響。
大衛回到家後,心情十分低落。約瑟夫看著沮喪的兒子,說:“大衛,你覺得今天的比賽你哪裡做得不好呢?”大衛說:“我太緊張了,而且我發現我雖然背了很多知識,但有些並沒有真正理解,所以一緊張就忘記了。”約瑟夫說:“那你應該怎麼改進呢?”大衛想了想,說:“以後我在學習的時候,不僅要背誦,還要真正理解知識的含義,而且我要多參加一些活動,鍛鍊自己的心理素質,讓自己不再那麼容易緊張。”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衛在反思中不斷成長。他學會了在行動前先思考,在犯錯後及時反思並改正。在他十二歲那年,小鎮遭遇了一場罕見的暴風雨,許多房屋都受到了損壞,包括大衛家的屋頂。約瑟夫帶著大衛一起修理屋頂,大衛負責遞工具和搬運材料。
在修理過程中,大衛不小心將一塊瓦片掉落在地上,摔碎了。他立刻對父親說:“爸爸,我很抱歉,我應該拿穩的。”約瑟夫說:“大衛,我們先想想為什麼會掉下來,是你不小心,還是我們的方法有問題?”大衛觀察了一下,說:“我覺得是我拿的姿勢不太對,而且我應該先看看腳下是否安全,再移動身體。”約瑟夫說:“很好,那你知道該怎麼做了嗎?”大衛點了點頭,在接下來的工作中,他更加小心謹慎,沒有再犯同樣的錯誤。
多年後,大衛成為了小鎮上一位有智慧、有擔當的年輕人。他常常對別人說,是父親從小教導他懂得反思,讓他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了許多彎路。在猶太民族的傳統中,反思不僅僅是一種個人修養,更是一種傳承的智慧,它讓每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審視自己,汲取經驗教訓,從而走向更加光明的未來。而大衛,也將這份智慧繼續傳遞下去,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