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從跌倒到站起(第1/2 頁)
在古老而神秘的猶太民族聚居的小鎮上,陽光總是早早地灑在石板路上,喚醒沉睡的人們。小以斯拉就出生在這個充滿故事的地方,他的家是一間樸素卻溫馨的屋子,周圍鄰里間瀰漫著濃郁的生活氣息與獨特的文化氛圍。
以斯拉剛滿週歲不久,便到了蹣跚學步的階段。對於許多家庭來說,這是一段充滿歡笑與小心翼翼呵護的時光,父母總是亦步亦趨地跟在孩子身後,生怕他們磕著碰著。但在以斯拉的家中,遵循著猶太人獨特的教育理念,從他第一次嘗試站立並邁出稚嫩的步伐開始,便註定要在不斷跌倒與爬起中學會成長。
那是一個微風輕拂的午後,母親在客廳裡鋪了一塊柔軟的毯子,鼓勵以斯拉從房間的這一頭走向她。以斯拉睜著那雙明亮而好奇的大眼睛,小手緊緊抓住身旁的椅子,緩緩地站起身來,雙腿微微顫抖,像是在感受著這個全新的站立姿勢所帶來的奇妙平衡感。
他深吸一口氣,鼓起勇氣邁出了第一步,小身子搖搖晃晃,如同在風中搖曳的嫩苗。母親在不遠處張開雙臂,眼神中滿是期待與鼓勵,輕聲呼喚著:“以斯拉,寶貝,來,走向媽媽。”以斯拉受到鼓舞,又邁出了第二步,可就在這時,他的小腳被毯子的一角絆住,整個人向前撲了出去,“撲通”一聲摔倒在地。
以斯拉愣住了,幾秒鐘後,眼眶裡蓄滿了淚水,他委屈地看向母親,似乎在等待母親立刻將他抱起安慰。然而,母親並沒有如他所願,只是站在原地,溫柔而堅定地說:“以斯拉,自己站起來,你可以的。”以斯拉有些不解,又哭了幾聲,試圖引起母親的憐憫。但母親依舊微笑著,眼神中傳遞著信任與鼓勵。
在母親充滿力量的目光注視下,以斯拉漸漸停止了哭泣。他用小手撐著地面,努力地想要抬起身子,可稚嫩的手臂力量不足,試了幾次都沒能成功。但小小的他骨子裡有著一股倔強,休息片刻後,再次嘗試。這一次,他先將一條腿跪在地上,然後藉助另一隻手的支撐,緩緩地將身體撐起,終於重新站了起來。
母親激動地為他鼓掌:“太棒了,以斯拉!你做到了!”在母親的鼓勵下,以斯拉帶著滿臉的淚痕,卻又綻放出燦爛的笑容,再次向著母親走去。這一次,雖然依舊走得搖搖晃晃,但他成功地走到了母親的懷抱裡。母親緊緊地抱住他,在他額頭輕輕一吻,誇讚道:“你是個勇敢的孩子,記住,無論跌倒多少次,都要勇敢地自己站起來。”
隨著以斯拉漸漸長大,這種從跌倒中自己爬起的經歷貫穿了他的整個童年。在學校的操場上,他和小夥伴們一起玩耍時,難免會因為奔跑追逐而摔倒。膝蓋擦破了皮,手掌磨出了血,每一次,他都會想起母親的話,咬著牙,自己從地上爬起來,拍掉身上的塵土,繼續和小夥伴們玩耍。
到了少年時期,以斯拉開始接觸猶太傳統的商業教育。父親帶著他來到自家的小店鋪,教導他如何與顧客打交道、如何管理貨物、如何計算成本與利潤。在這個過程中,以斯拉遇到了許多挫折。
有一次,他在給顧客算賬時,因為粗心大意算錯了賬,不僅少收了錢,還差點引起顧客的不滿。父親發現後,並沒有直接幫他解決問題,而是嚴肅地看著他說:“以斯拉,你犯了錯誤,這就像你走路時跌倒了一樣。現在,你要自己想辦法去彌補這個錯誤,向顧客道歉並重新算清賬目。”
以斯拉紅著臉,低著頭,找到那位顧客,誠懇地道歉,並認真地重新核算了賬目。顧客被他的真誠和認真所打動,不僅沒有責怪他,還誇讚他是個有擔當的好孩子。從那以後,以斯拉在對待每一筆生意時都格外認真,他深知,犯錯就如同跌倒,只有勇敢面對並自己爬起來,才能不斷進步。
在以斯拉十七歲那年,家庭遭遇了重大變故。父親的生意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經濟危機而陷入困境,店鋪面臨倒閉,家裡揹負了沉重的債務。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打擊,以斯拉的母親整日以淚洗面,父親也變得沉默寡言,一蹶不振。
然而,以斯拉沒有被眼前的困難打倒。他想起了從小到大無數次跌倒後自己爬起來的經歷,他告訴自己,這一次也絕不例外。他開始四處奔波,尋找新的商機。白天,他穿梭於各個市場,瞭解各種商品的價格和需求;晚上,他在昏暗的燈光下研究市場趨勢和商業策略。
經過一番努力,以斯拉發現了一個新興的行業——手工皮具製作。當時,這個行業在小鎮上還處於起步階段,但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他說服了父親,用家裡僅剩下的一點積蓄購買了製作皮具的工具和材料,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