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拜師(第2/3 頁)
指就是劉雷。牡丹社事件後,他奉命留在臺灣為欽差大臣沉葆禎馴地製圖,北部煤礦這差事便是劉雷經手辦的。說是經手,頂多只算是個參謀,憑劉雷的身份還能指揮大局不成?
&esp;&esp;指揮大局的沉葆禎特聘來英國技師翟薩,洋人對輿師這一套嗤之以鼻,劉雷說破了嘴翟薩還是在探勘北部煤點後選定了雞籠老寮坑,也就是現在的八斗子。
&esp;&esp;劉雷記得自己是這麼說的:「此地地氣不合,制衡無力向一方傾斜,地層也為斜面,日積月累難以守恆,非長久之計。」
&esp;&esp;翟薩根本懶得理他,也沒有其他人把他當回事,劉雷只能算了,思量著就算產出和成本難以維持,也不是什麼傷天害理的大事,人微言輕,自己正經主子劉璈不管,就將就著這樣唄。
&esp;&esp;那時還是天真,不知道有些算了,有些得過且過,便算去了自己一生。
&esp;&esp;清法戰爭引來了淮軍的劉銘傳來臺督軍,任巡撫銜督辦臺灣軍務。屬湘軍的劉璈職稱是按察使銜分巡臺灣兵備道,兩個頭銜高低難分,權屬難明,兩派傾輒告狀互使絆子熱鬧了好一陣子。
&esp;&esp;劉雷勸過劉璈得饒人處且饒人,劉璈笑他還是侷限在匠人眼光,不懂審時佈局,後來審時佈局的行家劉銘傳,就給劉璈佈上了誣告的貪瀆十八條,讓劉雷在第四條露了臉。
&esp;&esp;這百多年劉雷想過數不清那麼多次,要是在哪個時間點做了不一樣的選擇,自己是不是都會落上被活埋的命運?
&esp;&esp;煤務虧損除了地點的先天缺陷,也欠人和,腐敗、管理、開採等各方面都是成本上升產量減低的原因,要想躲開煤務這倒黴任務,他就不該投劉璈麾下。
&esp;&esp;那如果從一開始他選擇追隨劉銘傳呢?姑勿論是否能得劉銘傳所用,哪怕用了,劉銘傳鬥贏了劉璈,卻依然熬不過煤務這爛攤子,最後因基隆煤礦弊案被檢舉而也離開臺灣。
&esp;&esp;或者,他不來臺灣?或者,他不當輿師,和家裡其他子弟一樣,替了後來也亡得不甚好看的帝國設計皇宮?
&esp;&esp;好像,都沒有比較好。
&esp;&esp;那時劉璈身邊的親信都看劉雷不順眼,在文人才子眼中,自己只是個不學無術的江湖騙子。
&esp;&esp;要反擊劉銘傳所數的罪狀,他們決定在劉雷身上多扣幾頂帽子,拿他的命填了貪汙的數,然後滅口反栽贓在淮軍身上。
&esp;&esp;劉雷相信劉璈是知情的,哪怕一開始不知道,後來他們允了自己的心願,將他埋在北門門外,這肯定是劉璈首肯的。
&esp;&esp;他隨劉璈在城廓內外巡視的時候,不只一次在臺北城內外,劉雷都美滋滋地說:「此城巧妙,吾師亦難超越。」
&esp;&esp;他只願劉璈最後不知道士兵疲懶,遂了他意葬在北門,卻是直接挖坑活埋。
&esp;&esp;劉雷選擇北門,因為這是他親手佈的陣,臺北城暗合天象北斗七星,搜神記雲:「南斗主生,北斗主死。凡人受胎,皆從南斗過北斗;所有祈求,皆向北門。」
&esp;&esp;在斷氣前的一瞬間,一把嬌滴滴的童音傳來:「劉雷,你有何求?」
&esp;&esp;劉雷想著必然自己命不該絕,哪位星君來救,默唸:「求星君慈悲,求長命百歲,善男必放下仇恨,種善因結善緣,以命回報星君。」
&esp;&esp;童音清脆地笑:「你的命我收下了,長命百歲我也允了,但你可千萬別放下仇恨,我可不是哪路慈悲神仙。」
&esp;&esp;仙童般漂亮的女孩翩然而至,劉雷失去了脈搏與心跳,女孩為他以七星山代七星燈續命。
&esp;&esp;「朝朝日出就是為你點燈了,七星山頂那塊頑石在一天,你就在一天。」女孩寶相莊嚴,猶如觀音坐下的玉女,劉雷一身泥土對她三跪九叩:「謝謝菩薩。」
&esp;&esp;「我不是菩薩。我最討厭菩薩了。」女孩冷哼。
&esp;&esp;那驕矜的神情,劉雷看出來是隻有習慣身在高位的人才有的,女孩個子不高,睥睨天下的模樣卻比天高。
&esp;&esp;「輿師呀,遲早我也需要個御者,就你了。你跟著劉璈原就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