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第1/2 頁)
</dt>
&esp;&esp;蘇培盛激動的忍淚盈眶,誒了一聲,就小跑著取來了藥碾子。
&esp;&esp;胤禛將舍利子磨碎之後,一點點的親自送入年氏的口中,此刻眾人全都屏住呼吸,統統盯著昏迷不醒的年氏,可她卻壓根沒有任何反應。
&esp;&esp;可將年氏擁入懷中的胤禛,卻清晰的感覺到年氏的呼吸不再是虛弱的時有時無,而是愈發綿長有力。
&esp;&esp;他知道他還有承諾需兌現,所以年氏一時半會醒不來。
&esp;&esp;“傳朕旨意,立即尋佛道得大乘者,編撰禪宗語錄集,賜名——《雍正御選語錄》。並立即修繕大清國境內百年以上的古剎名寺!”
&esp;&esp;
&esp;&esp;滿朝文武發現萬歲爺魔怔了,日日除了政事不廢的上朝,就是在親自編纂佛道的語錄。
&esp;&esp;雍正四年八月始,帝下旨編撰《雍正御選語錄》,逐漸打破佛法與道教、儒教門派之見,又大量著書立傳,弘揚佛道。
&esp;&esp;帝特下旨派遣專官,監督修繕大量修繕古剎名寺,影響深遠。(歷史上雍正十一年真實的記錄,本文提前了七年,悉知)
&esp;&esp;雍正九年八月十四,今日朝會上的氣氛有些壓抑,文武百官已然習慣了萬歲爺隔著幔帳上朝。
&esp;&esp;誰都知道幔帳之後,萬歲爺日日摟著活死人皇后年氏上朝。
&esp;&esp;“萬歲爺,臣今日即便是死諫,都需勸您將洋人那些傳教士和教堂逐出大清,洋和尚又如何能虔誠為娘娘誦經祈福。”
&esp;&esp;“呵,朕聽聞劉卿家將愛妾扶正為妻,散盡後宅女眷獨寵此女,可有此事?”
&esp;&esp;“啟奏萬歲爺,卻有此事。”
&esp;&esp;劉御使不知萬歲爺為何忽然關心此事,可他並未太過於惶恐,畢竟上樑不正下樑歪。
&esp;&esp;萬歲爺寵妾滅妻已人盡皆知,如今這位死而復生的皇后年氏,曾經也是妃妾。
&esp;&esp;“傳旨,立即將劉大人的愛妻賜死。”
&esp;&esp;“萬歲爺,微臣該死,求您息怒,拙荊只是無知婦人,千錯萬錯都是微臣之過,求您饒拙荊一命,嗚嗚嗚”
&esp;&esp;堂堂從三品御史匍匐在金鑾殿上,哭的肝腸寸斷,令聞者落淚。
&esp;&esp;“劉卿,你可與朕感同身受?”
&esp;&esp;“微臣該死,方才是微臣糊塗了,微臣自請貶黜出京,再無顏面聖。”
&esp;&esp;“萬歲爺息怒。”
&esp;&esp;朝臣們戰戰兢兢的匍匐在地上,除了首輔張廷玉大人家有悍妻之外,誰身邊沒個知冷暖的愛妾,萬歲爺是懂如何讓他們閉嘴的。
&esp;&esp;“諸位卿家還有何事啟奏?”
&esp;&esp;朝堂上鴉雀無聲,蘇培盛瞅準時機,揚了揚拂塵,高聲提醒:“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esp;&esp;待到幔帳後兩道明黃身影離開之後,百官們紛紛起身,佝僂著腰卻步離開。
&esp;&esp;皇子們日日都要到養心殿給汗阿瑪和皇額娘請安,可汗阿瑪卻誰都不見。
&esp;&esp;前幾日汗阿瑪更是下旨給諸皇子封王,顯然是迫不及待的想打發他們遷出紫禁城,開府邸別居。
&esp;&esp;如今大阿哥弘暉被封為端親王,五阿哥弘晝為和親王,七阿哥弘煦為瑞親王,八阿哥弘暄為懷親王。
&esp;&esp;而六阿哥弘曕承襲了果親王一脈,如今被汗阿瑪下旨降為了果郡王。
&esp;&esp;幾個兄弟面面相覷,跪在了養心殿前請安,明日是中秋團圓佳節,他們都很想與汗阿瑪和皇額娘團聚。
&esp;&esp;而此時胤禛正在親自伺候年氏沐浴。
&esp;&esp;“薇兒,明日中秋,爺不想與那些逆子一道過節,爺明日做你最喜歡吃的豬蹄膀可好?”
&esp;&esp;“好,那再做些豌豆黃,不準冰鎮,你不能貪涼,會肚子疼。”
&esp;&esp;“日頭毒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