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第1/2 頁)
</dt>
&esp;&esp;她曾說過,若他不護著他們的孩子,她會恨他。
&esp;&esp;所以她竟用命來懲罰他,遲遲不願醒來。
&esp;&esp;蘇培盛偷眼看見萬歲爺心力交瘁的抱著小年糕的手,在低聲啜泣,忍不住跟著心疼的直落淚。
&esp;&esp;太醫們統統對小年糕昏迷不醒的狀態束手無策,他們都說她成了活死人,無知無覺,形如屍首,說不準哪一日,就這麼悄無聲息的嚥了氣兒。
&esp;&esp;蘇培盛怕極了,他心裡明白,小年糕嚥氣那日,就是萬歲爺駕崩之日。
&esp;&esp;此時胤禛下意識的捻起佛珠,例行每日誦經祈福之事。
&esp;&esp;兀地,胤禛想起當年在紅螺寺遇到的那一僧一道,還有羅瞎子給年氏的批命之言。
&esp;&esp;羅瞎子說年氏乃已死之人,雖貴不可言,卻有命無運。
&esp;&esp;那僧道二人曾說年氏乃已死之相,至多隻有二十年陽壽。
&esp;&esp;年氏需皈依佛門,遠離紅塵俗世方能保命,若不然,就需至尊之人,日日為她誦經祈福,消弭災禍。
&esp;&esp;胤禛忽而驚恐的攥緊了佛珠,如今正好二十年!
&esp;&esp;“擺駕,朕要去紅螺寺,讓紅螺寺所有僧人都不準外出!”
&esp;&esp;“傳旨,大赦天下!”胤禛擔心自己殺戮太重,會連累年氏,於是憂心忡忡的決定大赦天下。
&esp;&esp;“奴才遵命。”
&esp;&esp;
&esp;&esp;紅螺寺昨日就在山腳下的必經之路,發了寥寥幾字的告示:封山門五日,迎貴客。
&esp;&esp;今日只大和尚苦竹一人站在山門前恭候貴客前來。
&esp;&esp;行藏已然遭了天譴,四年前被驚雷劈死,身死魂消。
&esp;&esp;而苦竹算出的大限,就是今日。
&esp;&esp;因順治爺被佛修蠱惑得在白雲寺出家,先帝康熙對佛道素來嗤之以鼻。更曾當眾言明:斷不可過於優崇僧道,否則僧道將漸加縱肆。
&esp;&esp;僧道在朝廷打壓之下,愈發萎靡。
&esp;&esp;他和行藏二人,只能冒著天譴,將那女子後七世的魂魄,強行拽到這滾滾紅塵俗世,妄圖扭轉乾坤。
&esp;&esp;如今這位皇帝陛下,少年時就因難破情障,日日誦經,參禪悟道二十年,深通佛理。
&esp;&esp;甚至身為天子,他甚至給自己起了兩個法號,自號圓明居士和破塵居士。
&esp;&esp;苦竹欣慰的盤腿而座,雙手合十,不待他開始為自己誦經超度,山道上就走來一道明黃身影。
&esp;&esp;“大師,朕與髮妻年氏,今日來赴二十年之約。”
&esp;&esp;胤禛將年氏抱在懷裡,盤腿坐在了那和尚對面。
&esp;&esp;“皇上,她是異類,非人也。”
&esp;&esp;“你只需告訴朕如何做,是效仿皇祖順治爺剃度出家,為禪門增光,還是要朕下旨允許你們圈地。”
&esp;&esp;聽到這句話,苦竹的眼睛都亮了,雍正爺乃帝王之中,唯一真正親參實悟、直透三關的大禪師。
&esp;&esp;當年他的師祖得了順治爺為門徒,佛門因帝王僧人而一度中興,如今這位皇帝陛下更是參禪悟道的大禪師,他怎能不心動。
&esp;&esp;可這位皇帝陛下與他的祖父順治爺都是痴情種,堪不破清關,終是業障。
&esp;&esp;苦竹瞬間絕了要皇帝入空門的念頭,只壓下心底激動,淡然處之。
&esp;&esp;“阿彌陀佛。貧僧別無所求,只求陛下十年興教,廣修天下破敗山門。”
&esp;&esp;“請您用皇權,調和儒、佛、道三教日趨劍拔弩張的形式,使三教融於一爐,促使佛以治心,道以治身,儒以治世,使三教各有其用,百花齊放。”
&esp;&esp;“好,朕發誓,此生將是禪門最虔誠的門徒。”
&esp;&esp;“四哥,汗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