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蘊道精神秘法》,克萊因瓶(第1/3 頁)
一天之後,楊皓白穩固了境界,開始修煉《蘊道精神秘法》。
該秘法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詩道觀想法》,透過詩詞修煉精神力。
精神力修煉需達到通脈境中期,因為此時腦部的經脈完全疏通,識海才能開闢。
一旦開闢了識海,便踏入了精神境界的第一境——啟蒙境。
啟蒙境之後依次是凝實境、化形境、聚神境、神遊境、魂宮境、神海境、道蓮境、虛空境。
每個境界都細分為九重,能夠和從通脈境到天地境逐一對應起來。
精神修煉實際上就是精神力不斷進行量變與質變的過程。
《詩道觀想法》就是在識海開闢之後,於識海之中觀想詩詞,藉助詩詞所蘊含的“道”來蘊養精神力,促使其不斷積累並蛻變。
《蘊道精神秘法》的第二部分則是《蘊道儲神法》。
這是蘊道詩院特有的秘法,是要在識海之內凝聚出一個容器,用來額外存放那些識海容納不下的精神力。
該方法可快速補充識海內耗盡的的精神力,並在突破境界時藉助大量精神力克服障礙。
修煉此法需要在識海內觀想出容器的模樣,並且還要在其外表觀想出符文。
通常,修煉者要達到化形境才能製作秘法容器。
然而,蘊道詩院有天道之靈的幫助。
透過觀想容器,再使用《蘊道儲神法》和《詩詞蘊道經》與天道之靈溝通,使其成型。
藉助天道之靈,聖子可在開闢識海時製作秘法容器。
但過去千年中,沒有人在收徒大典上成為聖子,也沒有人在啟蒙境製作秘法容器,因為真傳弟子、長老和聖子在確立身份時,精神境界已突破到化形境,不再需要天道之靈的幫助。
楊皓白雖處開竅境九重,能辟穀,但未開啟精神修行,仍需休息恢復精力。
精神力隨著修煉提升,但須開闢識海後才顯現。
楊皓白尚未開闢識海,天道之靈僅助力通脈,不涉及開闢識海。
七日過後,楊皓白才將《蘊道精神秘法》中的《詩道觀想法》與《蘊道儲神法》完全領悟透徹。
楊皓白完成領悟後,將靈力引導至接近識海的經脈,並持續衝擊。
半日後,他感到意識被牽引至一個迅速擴張的黑點,彷彿在腦海中開闢了一方空間。
他的意識進入這方空間,標誌著正式邁進啟蒙境。
此時,楊皓白看到在識海中間有一個小水潭,這個水潭正是識海之中精神力量的一種體現。
開闢完識海之後,楊皓白緩緩睜開雙眼,臉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這時,院主開口問道:
“已經開闢出識海了嗎?”
楊皓白點頭稱是。
院主又接著說道:
“如今你已經身處開竅境九品,按照常理來說,你很快就能夠達到凝實境九品。”
“但莫要心急,先將《詩道觀想法》和《蘊道儲神法》修煉好,再逐步修煉精神力直至達到凝實境九重,以提升在啟蒙境和凝實境之中精神力的質量與儲量。”
楊皓白再次進入修煉狀態,透過《詩道觀想法》在識海中凝聚提升精神力的詩詞。
他沒有選擇充當文抄公,因為卷軸上已記載有適宜的詩詞,而且他也不清楚哪些前世詩詞適合修煉。
他也不是喜好顯擺之人,不想再次引發聖碑異象。
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在識海中凝聚出一首又一首的詩詞,最終凝聚出了十首,這也是他所能承受的最大數量。
每一次精神力耗盡之後,在詩詞的蘊養之下,精神力的凝實程度都會一點點地提高,識海之中的水潭也在慢慢地擴大。
最終,楊皓白已經提升到了啟蒙境五重的層次。
楊皓白麵臨一個容易突破的小瓶頸,但他決定暫停精神力修煉,認為不必急於一時,應逐步提升。
他轉而修煉《蘊道儲神法》,這是蘊道詩院的核心秘法,只有特定人員能修煉,且需立下天道誓約。
外門和內門弟子可透過貢獻兌換《詩道觀想法》,但《蘊道儲神法》不可兌換,是蘊道詩院的絕密。
楊皓白開始修煉《蘊道儲神法》。
修煉此功法,先要在腦海中想象一個容器,可以是任何形狀,但最好選擇容量大的。
因為以楊皓白現在的境界,無法在容器上銘刻複雜的符文來增加精神力的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