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第2/2 頁)
“若那些自幼飽讀詩書之士子,竟不如我等這寒門出身之人,那要之來何用?”
“在我賈詡看來,有真才實學者從不懼競爭,懼之者皆無能之輩。”
言罷,賈詡目光森冷地掃向楊修與禰衡,滿是挑釁之意。
此時,荀彧如何還瞧不出這是曹操預先謀劃的一場好戲。
只是他受身份所限,有些事明知不可為,亦要堅持一番。
否則,他回去無無法面對潁川士子的詰問。
荀彧面容故作凝重,再度勸道:“主公,招賢誠為重要,然亦不可不顧大義名分與各方勢力之平衡。望主公斟酌再三,切勿因一時之急而壞了長遠之計。”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曹操一直沉默不語,靜靜地聽著眾人的爭論,手中輕輕轉動著一支竹簡,眼神深邃難測。
他心中清楚,這是一場關乎自己未來大業根基的重要討論。
堂下眾人,每個人的觀點都有其背後的考量。
而他必須做出一個能平衡各方、又有利於大業發展的決斷。
這時,鮑信拱手出列,沉穩說道:“主公,末將以為,文若與奉孝之言皆有道理。”
“世家之力,舉足輕重,長久以來為朝堂貢獻諸多賢能,於地方的安穩經營功不可沒。”
“但如奉孝所講,值此亂世,僅依賴世家選拔人才,猶如杯水車薪,若能廣納四方賢才,必可為我們注入新鮮血液,增添無盡智慧與力量。”
“或許,我們可以尋得一個兩全之策?”
對於鮑信,曹操還是十分信任與感激。
平定黃巾軍之亂,若沒有鮑信的拼死相救,‘曹操’墳頭草怕都有三尺高了。
只是,鮑信不是應該在與黃巾軍作戰中,為救‘曹操’戰死了嗎?
卻不知在這個時空,為啥鮑信還安然無恙?
曹操心中疑惑,總覺得這個時空的東漢,似乎有點不太一樣。
“允誠,你可是有兩全之策了?”曹操含笑點頭,目光中帶著幾分期待,示意鮑信繼續說下去。
鮑信略作思忖,接著道:“屬下以為,主公可在遵循漢制的基礎上,巧妙拓寬招賢路徑。”
“對於世家子弟,仍依察舉舊法舉薦,與此同時,增設專門的舉薦途徑。”
“例如地方賢達、軍中將領,均可舉薦才能出眾者,量才而用,用或不用,全在主公意願。”
“而無人舉薦的世家子弟,以及寒門或普通子弟,則不分出身貴賤,亦不需人舉薦,皆可應‘招賢令’而來。”
“這些人,則需要經過主公親定的才學、謀略等嚴格考核,方可為我們效力。”
“這般行事,既維護了世家的顏面與利益,又能將那些隱匿於民間的寒門賢才招致麾下,主公意下如何?”
:()三國,我曹賊,愛江山更愛美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