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第1/2 頁)
郭嘉的話,把荀彧等人給嚇到了。
不問出身,只問賢能?
開什麼玩笑?
這樣乾的話,那豈不是要打破大漢沿襲了數百年來的世家舉薦制度?
如此荒唐之舉,那些世家大族會同意嗎?
荀彧眼睛微眯,若 有所思地朝郭嘉望去。
他想要知道,這位自己一力舉薦的至交好友,為何今日要做這驚人之舉。
難不成?
荀彧心神一動,轉而又悄悄瞥了一眼曹操。
只見曹操依然眼眉低垂,似乎對此事並沒感到有多驚訝。
頓時,荀彧心裡猛地一沉,似有所悟。
但是,身為曹操陣營的首席世家代表,有些話荀彧還必須得說。
荀彧目光涼涼地掠過郭嘉,上前一步,抱拳道:“主公,臣並非反對招賢納士,然若全然不問出身,此事斷不可行!”
“哦?文若何出此言?”曹操抬眸,眼中帶著一抹探究之色。
他心中暗忖,今日且看荀彧如何說辭。
若為私利,他必斥之。
若為公利,他則勸之。
荀彧面容肅然,沉聲道:“主公,自高祖起,我朝選官皆依察舉之制,舉孝廉之法傳承已久,此乃維繫天下士族之心、穩固朝綱之根基所在。”
“今若貿然頒佈招賢令,不論出身,無疑將打破數百年來之成規,世家大族之利益勢必受損。”
“我等皆出身世家,深知其勢力錯綜複雜,一旦其利益被觸動,恐會招致世家之怨憤,進而聯合各方勢力對抗主公。”
“主公如今雖威名赫赫,然欲穩朝堂、安民心,仍需世家之力支援。”
“況且,如今陛下已移駕許都,我等自當遵循漢制,沿用舊法選拔人才,此為穩妥之策,望主公明鑑。”
郭嘉心中暗自苦笑,知曉今日此舉,將徹底得罪荀彧,亦會成為士族之眾矢之的。
但開弓沒有回頭箭。
今日之事,已成大勢所趨。
郭嘉神色冷峻,幾步跨出與荀彧並肩,拱手朗聲道:“文若兄此言差矣。嘉以為,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獨為天下士族之天下。”
“若主公之志與天下人心相悖,大業根基方才會動搖。”
“至於遵循漢制一說,實乃荒謬。昔日燕昭王為雪齊國之恥,欲廣納賢才,遂築黃金臺,引得各國賢才紛至沓來,燕國因此強盛,終報大仇成就霸業。”
“主公之格局遠勝燕昭王,值此亂世,正應效仿先賢,頒佈招賢令,以彰主公求賢若渴之誠意與囊括四海之雄心。”
“有才之士皆盼明主,見主公如此胸襟,必如江河匯海般來投。”
“彼時主公帳下人才濟濟,何愁大業不成?又何懼區區世家?”
“區區士族,相較天下眾人,不過如涓涓細流之於浩瀚滄海,何來動搖根基之說?”
此時,潁川大族代表陳群猛地起身,對著郭嘉厲聲喝道:“奉孝,我朝以孝治天下,孝廉之士經多年培育,其德行操守皆有跡可循。”
“若貿然變更選才之法,恐致魚龍混雜,良莠不齊者驟登高位,於主公大業穩固無益。”
曹操聞此,臉色微沉,卻依舊未發一言。
程昱見機,緩緩踱步至陳群身前,下巴微揚,冷冷道:“長文,我亦非世家出身,照你這般說法,莫不是將我也歸入那良莠不齊、有礙主公大業之人?”
陳群神色一凜,連忙拱手賠罪:“仲德兄莫要誤會,陳某絕無貶低之意。”
眼下他在曹操陣營之地位,跟程昱比還差了不少,他可不敢得罪程昱。
楊修見陳群勢弱,急忙起身幫腔:“仲德兄莫要以偏概全,長文兄並非言寒門子弟皆無能力。只是當今天下局勢動盪,主公若因招賢令失了天下士族之心,恐得不償失。”
禰衡亦拱手進言:“主公,德祖所言甚是。當下宜先穩固朝堂局勢,周旋於各方勢力,此時實不宜行破格之舉,依大勢行事方為上策。”
賈詡聽聞,毫不遲疑地起身反駁道:“諸位太過拘泥!值此亂世,若不積極廣納人才,如何於紛爭中立足?”
“至於世家,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待主公大業功成,又何懼其反對?”
“昔日董卓於洛陽時,斬世家數百人,哪個敢出來聒噪半句?”
“況且,主公亦未言棄用士族,但凡有才者皆取之,唯才是舉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