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大明的反應震驚大宋朝野(第1/3 頁)
大明不想打,不等於大明怕了大宋,更不會繼續包容大宋的胡作非為。
不能容忍大宋士大夫把氣撒在大明身上。
大局是相互的,不能是大明為了大局而忍耐。
現在朱由校直接否定了大明以往對待大宋的國策。
既然大宋不把大明當做兄弟之國,那大明何必在意大宋。
大宋的死活與大明有個屁的關係。
在金、遼、元強大時期,宋明兩國都處於聯盟狀態。
直至土木堡之變,宋默許了大明前者隕落,並未出動強者馳援。
造成後兩百多年的隔閡,兩國不再來往。
當大宋有危險的時候,大明為了自身國家戰略問題,都主動策應,施壓遼金兩國。
大宋計程車大夫享受習慣了,以為大明還會像往常一樣遷就大宋。
現在大明的反應,直接把宋國士大夫驚呆了。
“朱由校這個暴君怎麼敢……”
“就不知道妥協,遷就一下?”
“不知道宋國沒了,大明將要承擔三國壓力?”
可惜他們的聲音在大明屁都不是,大明皇帝已解釋得非常清楚。
日後大明不再為大宋進行任何策應以及馳援的事。
宋國亡了,與大明沒有屁的關係。
中原王朝中,處於聯盟的只有四國,大周和大隋偶爾會互相幫襯一下。
宋國和大明合作更多更為頻繁,實是兩國面對的壓力都很大。
最牛的是秦國,自身面對的外在壓力,從來都是自己解決。
定州的武道大州同樣如此。
定州至尊一直都瞧不起大秦和大周,都是自己的事兒自己解決。
現在大明也採取大秦和定州武林至尊的玩法,不會與豬隊友合作。
這樣的合作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
宋國失去了大明的幫襯,真的是四面樹敵。
宋國最瞧不起隋國和大明。
覺得他們推行的儒家才是正統是王道。
至於大秦的儒家,雖然是發源地,但儒家弟子都瞧不起大秦儒家。
因為儒家在大秦雖然是顯學,但墨家也是顯學。
從未主導一個帝國的統治和治理,得不到大部分儒生認可。
宋國是嚇著了,金國和遼國卻不會把朱由校的話當真。
兩國要是聯合南下滅宋,大元和大明都有可能抄他們的老巢,斷了他們的後路。
朱由校的話,只有宋國信了,其他國家都不相信。
誰信誰是棒槌。
偏偏朱由校把名聲不顯的孫傳庭和盧象升當做反擊宋國的統帥?
如果動用俞大猷和戚繼光任何一個名將,金國和遼國都要慎重考慮其後果。
但是孫傳庭和盧象升這兩位沒有名氣的將軍。
金國和遼國覺得朱由校這是故意忽悠他們搞事,然後朱由校好漁翁得利。
瓦剌和科爾沁兩大勢力,大明現在已經盯上了。
他們和大宋打,那大明可能率先拿下的便是瓦剌和科爾沁。
林丹汗這個大元留在金州的餘孽,大明早想滅了。
一旦林丹汗形式上統一的大漠落在大明手中,大明便有了立足金州,為拿下金州全境創造了條件。
趙佶不到一個月,國書便已抵達大明京師。
朱由校看著趙佶的國書,甚至是私人性質,避開了大宋士大夫集團。
看著趙佶想要重組大宋禁軍,學明,打造一支三十萬的精銳部隊。
準備皇室拿錢出來,購買大明丹藥,培養出一支聽從天子指揮的禁軍。
“開口就是五百億 !”
“真有錢啊 … ”
朱由校看著趙佶拿出來的財富以及皇室寶庫裡面的各種靈藥和藥材。
朱由校都有洗劫宋國皇室寶庫的心。
“不愧是冠絕九州的富裕之國。”
“這是國窮民富的典範。”
這裡面的民不是百姓,而是士大夫中計程車紳階層。
比大明計程車紳還要富裕幾倍,要是落在他手中,洗劫了大宋計程車紳財富。
只怕不會低於一萬億兩銀子的水平。
有了這筆錢,普及教育輕而易舉地實現。
就是百姓的農業稅都可以免去,搞搞商業,都能實現大同夢。
畢自嚴看著國書,眼睛都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