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宋徽宗:朕怎麼成了薅羊毛物件?(第1/3 頁)
“不過,有一點,你們可以向他們學習,那就是明知是死,卻願意向前發起衝鋒。”
“這是他們唯一的希望。”
“如果這個機會都要錯過,那金國和遼國是徹底沒希望了。”
說白了,兩人都願意用自己的命去賭一把自己國家的國祚。
他們看得太明白,所以才會這樣選擇。
要是兩國都很強大,根本不會與大明進行貿易。
相反,他們反而會轉過身來打壓大明。
大元就是這樣操作的,目的性非常強。
就是不想大明插足金州和荒州。
否則也不會冒險慫恿慈航淨齋刺殺明皇。
龐斑和趙敏就是不想大明得利,他們在前面衝殺,成為背鍋俠。
大明獲利還能得到好名聲,誰都不願意看到是這個結果…
梵清惠和言靜庵同樣看到大明的崛起, 一旦大明崛起,對佛門一樣威脅極大。
其他國家會有樣學樣,揮起屠刀,直接把佛門在自己國家連根拔起。
現在密宗和禪宗都察覺到大元他們都已經有了警惕,不可能如同以前那般合作。
誰都不是傻子。
聽著朱由校的分析, 一眾大臣心裡很是苦惱,感覺自己等人的眼光太欠缺了。
總覺得做大明的臣子,要求是越來越高,官是越來越難做。
朱由校玩的都是從未出現過的套路和思維方式。
他們要是不能和朱由校統一思維方式,這樣的事情還會發生。
朱由校倒是沒有覺得這些臣子不合格,相反,他很欣賞這一屆的臣子。
至少他們在為大明利益提出質疑,在為大明擔心。
而不是為了他們自身利益。
可見這些臣子的改變還是很大。
海瑞等人離開皇宮,臉上不由一陣感慨,“天子把我們這些做臣子的活兒都幹了啊 ……”
“我感覺自己都成了吃乾飯的人了。”
王陽明不由笑道:“你啊,天子不作為,你說天子不務正業,沒有遇到明主。”
“現在遇到了,又說自己變成吃乾飯的廢材。”
畢自嚴道:“我只在意國庫裡面的銀子充足否?”
“其餘的事都不在我考慮之內。”
他很實在,在其位謀其政。 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從不敢超過自身職權之外的事。
這一次是他參與談判,所以才會考慮大明的利益。
顧秉謙羨慕道:“畢大人了不起啊……”
“的確值得我等學習。”
畢自嚴心裡大罵顧秉謙不是個東西,壞得很。
他這樣說,實際上就是讓其他臣子先幹好本職工作。
不要因私廢公。
雖然說的都是國事,但不在自身職權內,說了就是不務正業。
為何滿朝文武大臣,對他在錢財上斤斤計較,但對他的人品卻沒有說三道四。
就是因為他只在自己職權內幹事,從不幹職權外的事。
不越權不搞事,守好自己一畝三分地,這便是他的為官之道
完顏洪烈和耶律楚材兩位王爺回國後,立即把相關宏大計劃展開討論。
最後兩國都沒有超出朱由校的預估。
知道兩國無法拒絕這樣的崛起計劃。
他們決定砸鍋賣鐵搞一搞強軍計劃。
對於兩國而言,這是一筆非常恐怖的軍費支出。
每一個國家都要一千億左右的資金才能運轉起來。
放棄這個強軍計劃,極有可能錯失良機。
世人都知道大明正在搞改革,各種新政在不斷地推出和執行。
兩國貴族不想自己掏腰包,能拿出一部分出來,已經算是愛國的了。
想要拿出大半家財出來支援國家強軍計劃,比殺了他們還難受。
根本不可能拿出來,那隻能把目標放在大宋身上了。
宋國在金國和遼國眼裡,那就是真正的大肥羊啊!
這樣的大肥羊,要是不狠狠的薅,怎麼行呢?
金國和遼國在耶律楚材和完顏洪烈的唆使下,進行了第一次針對大宋的聯合軍演。
目的非常明確,必須讓大宋提前支付百年納貢的銀子。
為了宋國能支付千億差額,甚至給出了各種替代銀子的條款。
允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