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誰敢得罪大明,得罪他這個明皇?(第2/3 頁)
這是一個臣子該想的麼地?
改變大隋現狀,強大大隋,強化皇室力量,這才是一個臣子的本分。
單憑靠山王一人支撐大隋皇室力量,根本不足以支撐大隋的改革。
除非有絕對的實力碾壓世家門閥和宗門的力量才行。
如果朱由校全力扶持大隋,支援大隋。
降低丹藥的價格交易,減輕大隋皇室經濟負擔,大隋解決自身問題,仍有一絲希望
朱由校在船上,便已制定了奪取大隋的計劃。
現在是經濟侵略,打壓大隋世家門閥和宗門的經濟體系。
隨後便是大明的武力進駐大隋。
沒有強有力的強者坐鎮大隋,朱由校不會相信大隋那些既得利益體會甘心丟掉自身利益。
反正大明和大隋貿易,那是兩國首腦制定下來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大義上站得住腳,楊廣有大義,朱由校有實力。
雙方合作,是合作共贏。
朱由校需要拉昇大明經濟,楊廣需要朱由校的外力解決自身內部衝突。
自己解決不了,直接打包讓朱由校來幫忙。
楊廣要求籤訂一份屬於兩國皇室間的合作協議或者戰略聯盟。
這個要求被朱由校直接拒絕,現在的大隋已是一條破船,隨時都要沉。
大明吃多了才會這樣做,何必給自己增加負擔。
沒有大隋皇室和世家門閥以及宗門對抗,就無法實現大明消耗大隋內部元氣的目的。
大明將來只需要一個進入大隋的藉口,站得住腳即可。
是未來三十年乃至五十年左右徹底吞併隋州之目的。
可不是讓大隋徹底強盛起來,這不是朱由校想要的結果。
“我們應該相信楊廣能為我們鋪好路。”
左千戶不解地看著朱由校道:“為什麼?”
朱由校冷笑道:“楊廣已經沒有選擇,除了朕能幫忙,其餘的鄰國都不會這樣做。”
現在朱由校就是吃定了楊廣只能選擇他。
這是朱由校的信心,也是大隋國情決定楊廣的態度。
除非楊廣不願雄起,不願大隋延續下去。
明知前面有毒藥,楊廣都要上前拿起來喝了。
大明是諸國中表現最為出色。
國力一年勝過一年。
以前強者是大明最大的弱點,如今大明已有斬殺神通境的底蘊。
放在唐州、隋州、宋州和明州,都已是非常強的存在。
金州、蠻州和荒州屬於異族地盤。
裡面的強者更不好判斷,沒有誰能猜到其他國家真正底蘊。
都只是一個表現,都在互相試探。
大明是被後金和瓦剌試探出來,大明底蘊更是在土木堡之變中損失殆盡。
倘非朱由校強勢崛起,大明現在的日子不會比大隋好過,都是難兄難弟。
顯然楊廣也有這方面的考慮,覺得大明都能在快要死的階段崛起。
大隋也有拯救的價值。
大隋要是不賭一把,連活命的機會都沒有。
作為一個帝王,楊廣不可能卑躬屈膝的活著,死是一定的。
既然都看到了自己的未來,已經是個光腳的人了。
還有什麼不敢賭的呢?
大隋的世家門閥和宗門高估了自己,低估了楊廣。
想到這裡,朱由校不由幸災樂禍道:“現在宗門和世家門閥都後悔出手早了。”
“尤其佛門過於自負,以為拿捏大明輕而易舉。”
“如今她們都在為自己的選擇買單。”
“白道領袖地位的動搖,才是佛門最大的危機。”
佛門現在丟了和氏璧,等於斷了掌控大隋的命運。
沒有和氏璧作為大義,扶持起來的世家門閥, 一樣屬於亂臣賊子。
當然,楊廣要給力,重塑大隋在百姓心目中的正統地位。
必須改善民生,發展自身御林軍的培養。
方有扭轉大隋頹勢。
左千戶聽著心裡倒吸了口冷氣,心裡為陛下的深謀遠慮佩服得很。
反正他想不到這些深層次的東西。
難怪天子在大明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三兩下就把大明所有阻礙踢出去。
主要是明皇的手段高明,都是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