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大明現在都混成周邊小列強(第1/3 頁)
孔家坐享其成,卻不思進取,勾結外邦出賣自己效忠的國家。
這是孔家應有的大義?
都他媽的一群漢奸,為了自身利益,竟然違背儒家思想和理念。
大明弄死了孔家,弄死了自己的老師等群體,最後更是把士林一起剷除。
都不是天子閒得蛋疼乾的,都是為了大明覆興。
是這群人在作死,不是天子容不下他們。
結果同樣出來,沒有這些所謂的正義之士,大明反而強大起來。
現在的大明就是否定了儒家是王朝統治根基的說法。
加上大秦的法治,好像強國都沒有儒家了。
這讓儒家在九州的統治合法性遭到了歷史性的打擊。
九州人才,大部分都是儒家培養出來的人。
現在都選擇了大明。
這說明人才的自主性,也說明時下儒家思想的保守已經非常嚴重。
便是儒家自身弟子都不滿。
未有修正儒家,學習王陽明的重塑儒家。
打破聖人無錯論。
朱由校扶持心學,目的也是給儒家其他派系一個教訓。
別整天嘰嘰歪歪,除了破壞、頑固和守舊之外,還拖累一個國家的發展。
這樣的廢材,就該扔到垃圾桶裡面,成為歷史。
每一個學派,都要懂得守正創新,與時俱進。
而不是固步自封,不懂得時代變化而要跟著變化。
一個不能改造社會推動社會前進的學派,終將要被淘汰。
這是儒家乃至其他百家需要面臨的問題。
便是道家、釋家一樣要修正。
目前魔門這些旁門左道都開始修正自身問題,其他自詡名門正派的要是不跟進一樣要被淘汰。
石之軒的入場,是朱由校默許,乃至支援的物件。
樹立各類典型出來打臉所有階層裡面的守舊之人。
下一個的千年統治時代,應該屬於大明的新時代。
大明現在的鄰國都處於緊張狀態,都害怕大明忽然對外擴張。
這是鄰國面臨的重大問題。
偏偏他們想要強軍強國,又離不開大明的貿易。
這種複雜的國際形勢,讓鄰國非常煩惱。
只希望大明在百年內不發動戰爭
按照朱由校的話來說,大明現在已經是周邊小列強。
能有這樣的地位,朱由校心裡很滿意。
對於大宋和大明邊境問題衝突,目前沒有趙佶的旨意,仍舊處於對峙狀態。
朱由校本想率先打一場小型邊境軍事衝突,遂想趙佶的態度,便收起了這個想法。
孫傳庭和盧象升是渴望一戰。
大宋這個作死小能手, 一直在大明邊境搞事,早想教訓一下。
不過天子的旨意是大宋一旦過境才能發動戰爭。
以往趙官家都會給一道旨意,現在趙官家不願意聽士大夫集團的話了。
打死不給下旨。。
士大夫人集團雖然可以直接下達出兵的命令,但現在國際形勢~不同。
朱由校的性格不會繼續執行大明以往的執政者的國策。
你要是先出兵,極有可能大明便以此為藉口,滅了邊境的-宋軍。
然後長驅直入,直接把大宋北方計程車紳財富洗劫一空。
這事兒朱由校幹得出來。
蔡京作為大宋宰相,雖然很想打一下,表達一下自己的態度。
但是他又怕朱由校報復。
如今的朱由校比蠻夷還要霸道。
要是惹怒了朱由校,說不定與趙官家合謀把他這個宰相干掉。
他可不想現在就死,手握生殺大權,搜刮民脂民膏享受不香麼?
雖然大宋被金國和遼國聯合收割了一波財富,他也從中得到了利益。
宋國百姓承擔國家安危的重任,多納稅有何錯?
這是他們的使命。
死一些人而已,大宋又不是玩不起。
當下的大宋早民怨四起,倘非宋國早有準備,早已出現亂象了。
大隋的亂象給了大宋敲響了警鐘,不能把皇帝逼得太甚。
否則趙官家也學習昏君楊廣擺爛,不作為,那他們就要自己買單。
大隋的世家門閥和宗門被楊廣坑了,已成了周邊國家的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