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國小民弱的國家就是慘(第1/3 頁)
三人都有一種被朱由校坑了的感覺。
總覺得朱由校早已料到今天的局面,所以朱由校才能提前一步佈局。
反手就讓他們一無所有,乃至丟命。
耶律楚材道:“我們這是自己挖坑自己跳,最後自己還要親手埋了自己。”
“與朱由校對壘,我們看不到任何成功的希望。”
三人都是三國對自己國家危機看得最明白的一批人。
但他們都沒有絕對力量制衡自身國內勢力。
所以朱由校隨手反制,他們都沒有應對之策。
甚至朱由校不用動手,只要離間一下內部,他們都有可能萬劫不復。
相較而言,趙敏比他們更慘。
兩次針對大明天子朱由校的行動,趙敏都被朱由校打得潰不成軍勿。
他們還要點,還沒有這樣悲劇。
但這一次,他們是真正地體會到朱由校的可怕。
你覺得朱由校在二層,豈料人家在三層。
你永遠不知道朱由校到底站在幾層。
可以肯定的是,朱由校卻知道他們在幾層?
這就是差距,雙方智商不在一個等級
朱由校突然對他們好了起來,兩人倍覺有面子。
以前大家都是一個起跑線的皇帝,如今朱由校卻成了皇霸。
大家本來都是皇帝中的學渣,如今朱由校成了皇帝中的學霸。
朱由校對他們有點優待,便覺得自己的付出值了。
瞧瞧金國、遼國和元國,被朱由校玩成狗了。
他們能不開心麼?
大家都是九州皇帝,誰比誰優秀心裡能不清楚麼?
楊廣一口氣交了七八個妃子,趙佶詩興大發,抒發內心的心情。
直接來幾首。
在楊廣心裡覺得自己是個詩人,不過,卻沒有走詩人的路。
而是滿足世家門閥和宗門給他的昏君之路。
你們不是說朕是昏君麼?
朕就做給你們看,能奈我何?
老楊就是這麼任性,便是趙慫包都覺得自己又自信了。
要不要明日早朝上說一聲不?
而不是整天都裝模作樣的聽懂了,或者討論一番,不論對錯,誰的聲音大就給誰蓋章。
這樣的日子,趙慫包是真的有點膩味。
他也曾經也有明君夢,也向作為。
叵耐士大夫不給這面子和機會。
只能自個兒玩。
累了,大白天都能用被子蒙著頭,然後做一個白日夢。
明君嘛,其實不一定現實要有,在夢裡實現也挺好。
特別是趙敏,得知楊廣和趙佶的表現,整個人懵了。
不知不覺間,朱由校的態度竟能影響到兩位皇帝?
太不可思議了。
完顏洪烈和耶律楚材同樣震驚,心裡更感到害怕。
他們都是聰明人,想到了其中的危機。
大家都有了恐明症,後果很嚴重。
如果楊廣和趙佶是真的害怕,想來金國和遼國的皇帝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他們雖然沒有被扣上昏君的帽子,但在建樹方面也表現平平。
放在和平年代,兩國皇帝守成有餘,不過這是戰爭年代。
這樣的皇帝就不夠看了。
說不定這兩位皇帝一樣聰明。
朱由校殺陸地神仙太狠,周邊國家強者都怕了朱由校這幾番操作。
金國和遼國,實際上並沒有神通境強者坐鎮,底氣不足。
作為兩國皇室中人,他們太清楚皇族高手是什麼水準。
之所以同大明交好,目的也是不想惹來大明的報復。
大明對遼國和金國都有開戰的理由。
後金就是兩國背地裡推動的。
朱由檢開戰,各州監督者都不敢放個屁。
便是面對大宋,大明都能找到理由開戰,何況是其他國家。
如今大明崛起,是所有國家都不能否定的事情。
現在距離朱由校執政已經過了五個年頭了。
大明已完成了第一個五年短期計劃,距離大明的十年計劃已走到了一半的路程。
便是現在大明已經很強大了,軍力強盛,國力強盛,民心歸附。
重要的是,大明的尚武之風回來了。
這五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