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明:書店賣明史,朱元璋懵了! > 第94章 科舉的方向從一開始就錯了?

第94章 科舉的方向從一開始就錯了?(第2/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紅樓:王爺又雙叒叕娶妻了穿越後我還是戴黃盔穿黃袍三國:人屠現世,請諸位赴死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大明:治好病後,老朱求我去現代漢吏紅樓:最強錦衣衛,我只手遮天!十年藏拙,真把我當傀儡昏君啊?極品五世子斬神:靠BKing行為覺醒禁墟大明:書店賣明史,朱元璋懵了!聊天群:我迪迦當邪神怎麼了?蝶夢飛花崩三:凹分凹的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襲之路別人在開機甲,你變身奧特曼斬神:我在斬神世界蒼蜣登階!如何幫助女主在異世界建立勢力?三國,我曹賊,愛江山更愛美人!重生美好

其實並不算高明。

讓大明去效仿他們,朱元璋著實有些不甘心。

他都看不上,朱辰能看上?

朱元璋不相信,所以靜靜的等著朱辰繼續說下去。

果不其然。

朱辰繼續道:“清王朝的屈辱雖然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與其照搬大明王朝的科舉制度,固步自封,對文化的限制和思想的制約愈來愈深不無關係。”

“科舉作為一個王朝選拔人才的最主要方式,給了普通百姓一個晉升的通道,起到籠絡天下知識分子的作用,同時也承擔著一個重要的責任,那就是對一整個國家文化知識的引領作用。”

“你考四書五經,整個國家的知識分子自然都去研究四書五經了,如果你考道教佛教,整個國家的知識分子就又去研究道教佛教了,你說是也不是?”

朱元璋點頭。

他想要迫使知識分子們服贗儒家經典,制止異端邪說,從而鞏固封建專制,加強儒家經典的灌輸,把人們的思想重新納入官方思想的軌道上,那麼最好的辦法自然是把科舉考試從內容到形式都加以嚴格規定。

你要考什麼,天下的學子們自然就去學什麼,對於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朱辰道:“儒家經典傳承千年,固然有他的道理,但是人人都去學千百年前的東西,人人都被困在這個經典裡面,還有誰去創造新的思想,新的東西?”

朱元璋點頭。

既然定了八股,就是要把天下文人都困在裡面。

朱辰道:“既然沒有再去創新,那從何而來進步?就像我之前說的,你可以固步自封,但你不可能阻止別人進步,你一直在原地踏步,可四海的蠻夷卻在進步,終有一天,他們會超過你們,然後轉過頭來掠奪你們。”

“所以,八股取士禁錮住天下讀書人,禁錮住整個王朝文化思想進步的弊端,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愈發顯現。”

“說到這裡,我們再回過頭來去看南北分榜。”

“南北分榜,其初衷自然是彌補南北方學子的差異,你剛剛已經說了,南方學子更擅長吟詩作賦,對於八股文更是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所以北方學子在儒學經典上比不過南方學子,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但是你想過沒有,北方學子難道就沒有自己的優勢嗎?”

這話讓朱元璋一怔。

只聽朱辰繼續道:“《明仁宗實錄》卷九下記載仁宗語曰:‘科舉之士,須南北兼取。南人雖善文詞,而北人厚重’,南方富庶,不受戰亂之苦,世家眾多,自然在文教方面更為突出,而北方飽受戰亂之苦,這使得北方學子在學習的同時,需要更多的參與到生活生產當中。”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這是南方學子的寫照。”

“可是對於北方學子呢,他們除了讀聖賢書之外,還要面對戰爭的疾苦,還要想著怎麼樣生存,對於民間的疾苦,對於生產生活,是不是比南方學子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朱元璋點頭。

朱辰話雖不錯,但這有什麼用?

你北方學子也許比南方學子更懂得種地,更懂得生產,更懂得民間疾苦,可那又怎麼樣?你考試的時候還是考不過南方學子。

朱辰繼續道:“這就回到了我們前面說的問題,朝廷科舉取士,僅僅是依靠對四書五經是否熟讀,是否會依據儒學經典做出精美的八股文章,是否有失偏頗?”

“如果你是一個普通百姓,你是希望自己的父母官整天滿口仁義道德,聖人經典,寫一手漂亮的文章?還是希望他懂得什麼時候插秧,怎麼灌溉,蝗災來了如何防治,如何提高田地的收成呢?”

朱辰的問題,讓朱元璋徹底怔住。

毫無疑問。

官員寫一手漂亮文章關他普通百姓什麼事?提高地裡的收成才是關鍵!

難道說,科舉取士的方向從一開始就錯了?

朱辰看著呆住的朱元璋道:“所以,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一點,要改變科舉帶來的弊端,相比於分榜考試,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分科考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開局救下劉邦,竟成為歷史權臣?重生無限風華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