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先分籌碼再賭命(第1/2 頁)
幾人努力平復情緒,孔貞運、鄭三俊更是有點後悔,密個錘子的會,上船容易下船難啊。
不待他們懊惱,一個清脆的聲音打破沉寂。
“不知梁前輩及諸位公侯,是否已確定最終人選?”
曲阜孔興燮起身作揖,樣子很是斯文,還帶著一絲怪異的微笑。
三人很詫異地望向這個北孔代表,孔興燮如此一問,顯然早都與其暗通款曲,看來曲阜孔家已經融入得很深。
梁廷棟臉上變得風輕雲淡,壓低聲音幽幽說道:
“當初神宗朝國本之爭一二十載,可讓此人的後輩了卻心願了,福王世子朱由崧博學多才,同情天下士紳,值得我等推崇!”
什麼?孔貞運、鄭三俊徹底呆住了,甚至感到背心陣陣發涼。
皇帝還沒死呢,還有太子呢,竟然討論由旁支宗親來繼位,形勢與預想越距越遠,孔貞運必須發言了。
“梁侍郎,孔某今日就不該來!如此這般必將致大明於萬劫不復,恕孔某不奉陪,告辭!”
說完拂袖走向門口,鄭三俊隨即起身。
“孔侍郎,你等今日前來,你認為能全身而退嗎!”
梁廷棟猛拍桌子,數個家丁推門而入,將兩人強行按回凳子上。
“你...你...”
孔貞運肺都氣炸了,鄭三俊也好不了多少,楊士聰呆若木雞,彷彿在做激烈的思想鬥爭。
梁廷棟嘴角微微上揚,臉上的奸笑令人心生寒意。
“二位既然踏入這趟渾水,就該有始有終,權柄榮華伸手就可拿到,兩位兄臺何樂而不為呢,哈哈哈!”
梁廷棟放肆地笑了起來,一旁的孔興燮、戶部郎中王永吉、兵科給事中張晉彥、翰林院學士陳演跟著陪笑。
這時門外又走進四個人,分別乃定國公徐允禎、臨淮侯李弘濟、定西侯李秉忠、還有轟動江南乃至京師的在野皇帝,復社魁首張縛。
孔貞運與鄭三俊背心冷汗直冒,這幾人的出現,讓他們明白了個七七八八。
單靠梁廷棟與曲阜孔家,加上陳演、王永吉、張晉彥之類中下級官員,雖然能量也很大,但並不足以改朝換代,而有了這四人,一切就大為不同了。
按當下情形負隅頑抗絕非明智之舉,唯有選擇暫時委曲求全方可,二人都在竭力平復心境。
“見過西銘先生。”
梁廷棟起身,很恭敬地向張縛作揖,而後與三位勳爵見禮,孔興燮、陳演、王永吉、張晉彥也是如此。
單就這微小舉動,可見僅三十出頭的張縛江湖地位有多高。
幸好去年溫體仁害得這傢伙丟官回鄉,若繼續在朝當官,以他的能量不知該掀起多大的浪花。
楊士聰瞬間變得積極,辦事處處長遇上總部長官,自然得大獻殷勤,孔貞運與鄭三俊只是敷衍地拱了下手。
“諸位都坐吧。”
張縛清了清嗓子,文質彬彬舉止很是得體,一副精神領袖的模樣。
“西銘先生請!”
徐允禎客氣地伸手示意,西銘乃張縛的號,跟錢謙益號稱東澗遺老差不多意思。
“請...”
“諸位,今日既是談判也是決策,無論如何,張某的意思,今晚必須有個結果。”
張縛直接進入正題,眼神變得犀利,把不清楚具體內情的孔貞運、鄭三俊等人給整懵了。
“西銘先生,我方認為福王世子朱由崧最穩妥,福王品德不佳,然世子對士紳極度友好,飽讀聖賢書,人也正好在京師,實乃最佳人選。”
徐允禎發表觀點。
“定國公此言差也,太子雖未出閣讀書,然血脈最正統,若由旁支繼承於禮制不符,難以安撫人心,定國公何必放著容易的不做,偏偏捨近求遠呢?”
徐允禎與幾人眼神交流,他們三個公侯加上樑廷棟及曲阜孔家是一夥的;張縛則代表東林黨,楊士聰代表在京東林少壯派。
陳演、王永吉、張晉彥代表其它地域突出黨派;而孔貞運有孔家光環,當過國子監祭酒,門生眾多,倒是積極活躍了這麼多天的鄭三俊,似乎就錢謙益一顆小小的棋子而已。
在徐允禎為首的勳貴派眼中,他們都被皇帝搜刮過,還丟了五軍都督府兵權,心中恨意頗大。
再則有幾個與建奴眉來眼去,換成有資敵前科的福王一脈當皇帝,即便往後東窗事發,朱由崧也不便過多計較,明顯最符合根本利益。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