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春闈,婦科羞恥(第2/3 頁)
方因為吃了自己的食物發生了意外,耽誤了這次省試,兩家別說結親了,怕是要結仇。
蘇明時啃著桂花糕,想到今天早上吃的桂圓、荔枝、核桃甜湯,昨兒下午吃的清蒸螃蟹和燉老鴨,以及昨兒中午吃的煮蹄髈,默默思量,這家裡人是對他有信心,還是沒信心呢?
要說沒信心吧,給他吃了那麼多“甲”——螃蟹、鴨子,和“提榜”——蹄髈。
要說有信心吧,他還吃了連中三元——桂圓、荔枝、核桃都是圓的,放一起就是三圓,寓意“連中三圓(元)”。
他一個解試倒數第二,哪來的臉吃連中三圓?
周邑吃還差不多。
或者這是有棗沒棗打一竿子,人可能不行,但好寓意不能少?
這樣想來,還是阿虞好,既不要求他能一甲登科,也不強求他能二甲傳臚,只寄希望他能蟬聯甲科,榜上有名就成。
蘇明時胡思亂想著,負責點名的小吏很快唱到了他和周邑的名字。
兩人對視一眼,默默背上行囊走進頭門等待小吏檢查。
好在有過一次的經驗,這次考試的舉人帶的東西都很符合標準,沒有什麼會讓人誤會的地方,因此檢查還算比較快。
過龍門,拿考號,去往各自考試的號舍,靜待第二日的考試。
二月九號,主考官在禮部貢院設香案,領導眾學子舉行對拜儀式。
儀式結束,蘇明時摸了摸腰間的方形玉牌,深吸一口氣開始答題。這玉牌是蘇虞送他的禮物,上頭雕著螃蟹、蘆葦和蟬。
螃蟹,別名黃甲。
螃蟹或鴨子,與稻穗、蘆葦(蘆諧音臚)、蟬一起組合出現,就有了一甲登科、二甲傳臚、科甲蟬聯等美好寓意。
方虞送他的“科甲蟬聯”,和周邑的“一甲登科”一樣,都是極好的寓意。
而且他的妹妹喲,還貼心地很。她只送“科甲蟬聯”,而不是“一甲登科”或者“二甲傳臚”,就是在告訴他,二哥你別緊張,咱不要去名次,能順利省試,榜上有名就很好。
另一間考號裡,周邑也摸著蘇虞送他的小鴨子。都說人生三大喜——金榜題名、洞房花燭以及他鄉遇故知。他會努力,讓蘇虞成為進士娘子,風風光光地嫁給他。
*
將蘇明時送進考場後,一行人準備回家。
馬車到了甜水巷,蘇虞走在最後頭,正準備進門,身後傳來了一聲輕微的呼喚。
“姑娘。”
蘇虞腳步一頓,似乎聽到好像有人在喊自己,“小六,好像有人在叫我,你有沒有聽見?”
蘇明言側耳聽了聽,又聽到一聲“姑娘”。
他看向蘇虞:“阿姐,好像是有人在叫你。”
蘇虞也聽見了,轉身走回巷子裡,左右看了看,才看到家門左邊大樹後藏著一個小姑娘。
蘇虞走到她面前,很快認出人來:“草芽,是你?”
草芽有點驚喜:“姑娘你還記得我啊?”
蘇虞點頭:“當然記得了。”
“你來找我,有什麼事嗎?”她見草芽手中拿著書,正是自己進宮前就謄抄裝訂好,讓門房轉交給劉婆母女的書籍。
又問道:“是不是有什麼不懂的?你說出來,我給你解釋。”
草芽面露赧色,將書遞到蘇虞面前,不捨道:“姑娘,這書還是還給您吧。”
“為什麼?”蘇虞有些詫異,並沒有接過書,“我記得之前你們不是還很高興能得到這本書的嗎?”
草芽臉色漲得通紅,眼淚不捨地掉下來,她哽咽道:“可是我們不識字。”
“這書我們看不懂,留在我們這兒沒有意義。”
不識字?
蘇虞突然回過神,這年代的百姓受教育程度很低,不識字確實是個很麻煩的事。
草芽和母親劉婆都不識字,拿到書前她們曾想過,不識字沒關係,她們可以找鄉里私塾的先生幫忙解釋一下。
沒想到先生拿到書後卻是臉色一變,不僅不教她們,還大罵她們不知羞恥,沒有婦德。
草芽不解,她們不過是想識字,多學些知識,如何就不知羞恥,沒有婦德了。
劉婆也不甘心,又找了一位她曾經幫忙接生過的舉人娘子幫忙。舉人娘子費了很大勁,才說動她家郎君教兩個市井女子看書識字。
但那舉人拿到書後,臉色卻和先前那位先生一樣難看,看在阿孃救了他娘子的份上,他倒是沒說什麼難聽的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