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贏虔回宮(第1/2 頁)
秦國櫟陽宮的後殿內,燭火搖曳,光影在牆壁上晃盪,似也在為這宮中近日的風雲變幻而不安。秦孝公嬴渠梁面色凝重,負手而立,望著殿外深沉的夜色,心中波瀾起伏。白日朝堂上那激烈得近乎失控的反對浪潮,依舊在他耳畔迴響,聲聲震得他頭疼,卻也愈發堅定了他變法的決心——只是,這前路的荊棘,非得有個得力幫手不可。
“傳寡人之令,速召大哥嬴虔回宮。”嬴渠梁轉頭,向侍從低聲吩咐道。那侍從領命而去,腳步匆匆,很快便消失在夜色之中。
不多時,一陣沉穩有力的腳步聲傳來,嬴虔高大的身影踏入殿內。他身著一襲玄色勁裝,腰佩利刃,渾身散發著久經沙場的肅殺之氣,濃眉下的雙目透著疑惑與關切:“二弟,如此急切召我回宮,可是出了大事?”
嬴渠梁快步迎上前,臉上擠出一絲笑意,親自拉著嬴虔入座:“大哥,快坐。今日朝堂之事,實在棘手。你也知曉,商鞅所提變法,於秦國是生死之機,可那幫老臣……”說著,他眉頭緊鎖,搖了搖頭,眼中滿是無奈與憂慮。
嬴虔微微皺眉,手不自覺地握住了劍柄:“哼,他們敢違抗王命?我倒要看看,誰有這麼大的膽子!”
“大哥莫急。”嬴渠梁連忙擺手,“他們皆是念著祖宗舊法,一時轉不過彎來。但變法勢在必行,秦國已沒有退路。我今日召你回來,便是想借大哥在軍中與朝堂的威望,助我穩住局面,拉攏分化那些世族,讓變法能順利推行。”
嬴虔微微點頭,沉思片刻後,沉聲道:“二弟放心,你既已決定,大哥定當全力支援。只是這事兒急不得,需從長計議。”
正說著,殿外傳來輕柔的腳步聲,一位身著胡服、容貌明豔動人的女子走了進來,正是嬴虔的妻子阿萊婭。她手中端著一盤剛烤好的羊肉,熱氣騰騰,香氣瞬間瀰漫在整個大殿。“大王,聽聞您與將軍議事,我特意準備了些吃食,墊墊肚子。”阿萊婭笑語盈盈,眼中透著幾分豪爽。
嬴渠梁起身,“大嫂費心了,快坐。”
阿萊婭入座後,氣氛稍稍緩和。嬴渠梁拿起一塊羊肉,咬了一口,讚道:“大嫂這手藝,愈發精湛了。”
阿萊婭笑著回應:“大王謬讚。只是這宮中近來似有陰霾,大王和將軍都要多保重身子才是。”
幾人邊吃邊聊,談及往昔戰場上的趣事,歡聲笑語不時響起。可在這看似輕鬆的氛圍之下,每個人心中都清楚,一場關乎秦國命運的較量,才剛剛拉開帷幕。
酒足飯飽,嬴渠梁看似不經意地開口:“大哥,大嫂,如今這宮中局勢複雜,外間又風雨飄搖,我實在放心不下你們。不若你們就留在宮中,像咱們小時候一樣,每日聚聚,也好多些照應。”說這話時,他臉上雖帶著笑意,眼神中卻透著不容置疑的堅決。
嬴虔心中一凜,他如何聽不出二弟這話中的深意,暗自忖度這是要將自己一家變相軟禁於此,逼他徹底站隊支援變法。他抬眼望向嬴渠梁,目光中閃過一絲複雜情緒,既有被逼迫的無奈,又有對兄弟情分的考量,還有身為秦國臣子對國運的擔當。
阿萊婭也敏銳地察覺到異樣,剛要開口,嬴虔輕輕按住她的手,微微搖頭示意。他心中明白,此刻若拒絕,二弟怕是會難做,秦國的變法之路也將陷入更深的僵局。況且,他心底也認同秦國需要變革,只是這被強迫的方式,讓他有些不是滋味。
“也罷,二弟既有此心意,大哥便依你所言。”嬴虔最終還是應下了,聲音略顯低沉。
嬴渠梁心中鬆了口氣,臉上笑容更盛:“太好了,大哥!往後咱們兄弟攜手,定能闖過這難關。”
待阿萊婭退下後,殿內只剩兄弟二人,氣氛悄然變得凝重。嬴虔率先打破沉默,神色略顯無奈:“二弟,你這招棋,走得有些急了吧。雖說我心裡明白變法的緊要,可你這般強留,不怕寒了大哥的心?”
嬴渠梁微微低頭,面露慚色,片刻後又抬起頭,目光誠摯:“大哥,我知曉此舉不妥,對不住你。可當下形勢緊迫,那幫老臣鬧得厲害,若沒有大哥你在身邊鎮場子,我怕這變法還未開始,便夭折了。你想想,咱秦國被列強欺壓多年,百姓苦不堪言,不變法,哪有出路?”
嬴虔長嘆一聲:“我又何嘗不知。只是你也該與我坦誠相商,而非用這等手段。罷了,既已如此,我也不怨你。你且說說,接下來打算如何行事?”
嬴渠梁眼中閃過一絲欣慰,知道大哥雖心中有氣,卻還是顧全大局。他坐直身子,神色凝重地說道:“大哥,我今日就與你敞開心扉,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