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史可法和周遇吉(第2/2 頁)
成不付出三十萬人以上的代價絕無可能破關!”
鞏永固的說法毫不誇張。
寧武關建於兩山之間,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對於攻城方來說不付出十倍的代價根本就沒有破關的可能。
上一世周遇吉打出來的戰損比是多少?
答案是1:17,李自成差點沒哭死。
劉文耀的親大哥劉文炳趕忙阻止道:“不妥,不妥。
文耀身為皇親國戚帶兵出征。
臣恐朝中大臣指責陛下任人唯親!”
“呵呵,朝中大臣!”崇禎冷笑。
朝堂上的大臣十個裡有八個不是好東西。
崇禎也是從罪臣張縉彥口中得知了很多辛密。
戶部左侍郎、晉黨黨魁黨崇雅勾結八大晉商向流賊和建奴出售物資。
誰給的價格更高他們就把東西賣給誰,絲毫不顧忌大明的死活。
,!
內閣首輔兼戶部尚書陳演為二十三家商號提供便利。
這些商號用重金賄賂陳演後明目張膽地做起了走私生意。
類似的大蛀蟲還有好幾個,崇禎之所以沒跟這些人清算是因為時機不對。
當務之急是打贏跟流賊之間的戰爭,大戰之前不宜內亂。
溜號過後的崇禎立刻有了決定。
“命京營總督李國禎組織一萬精銳士兵候命。
命戶部緊急採購十萬石糧食。
購糧的20萬兩白銀由朕的內帑來出。
命左都督劉文耀十五日後率軍出征。
大軍直達寧武關,寧武關防守事宜仍由山西總兵周遇吉負責。
劉文耀不得干預周遇吉的作戰部署。”
“陛下聖明!”劉文炳和鞏永固同時說道。
崇禎難得清醒了一回。
他派出自己的心腹劉文耀率軍出征。
這可以保證援軍和物資全部順利抵達寧武關,否則這一路上麻煩事少不了。
崇禎怕周遇吉久戰斷糧,不惜自掏腰包給周遇吉張羅了十萬石糧食。
這筆抄家得來的錢崇禎還沒捂熱乎呢,一下子就花出去二十萬兩。
要說崇禎不心疼那肯定是假話,他心裡已經在滴血了。
崇禎最英明的地方在於不準劉文耀干擾周遇吉的指揮思路。
劉文耀是正一品的大都督,周遇吉是正二品的邊關總兵。
從官職上來看劉文耀比周遇吉的官更大。
但劉文耀是京官,疏於戰事。
而周遇吉作戰經驗豐富,由他指揮寧武關的防禦顯然更為恰當。
對於經常犯糊塗的崇禎來說,能把這些事情全都捋明白實屬不易。
估計崇禎也是被亡國的威脅給逼的,人只有到了退無可退的時候才會突破和成長。
京師北線的防守總算是有眉目了。
不過幾人現在只能在紙上談兵。
等寧武關那邊真的打起來,戰況的慘烈程度簡直無法想象。
一旦劉文耀的兵馬和糧草到位,周遇吉便擁有了兩萬精兵和充足的糧草。
屆時李自成不死掉三十萬以上計程車兵很難啃下寧武關。
問題是李自成如果真的在寧武關城下損失三十萬大軍。
那麼他還有能力一口氣打通關大明的北部防線嗎?
這個可不好說,非常地不好說。
對於李自成來說這是一個兩難的問題。
北線的防禦暫時有眉目了,崇禎接下來要考慮的是京師南線的防禦問題!
:()大明抄家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